第08章 经学大师郑玄(上)(2/2)
村人都知道,郑玄岁数虽小,却智力超群。于是,都好奇地围着这个孩子,看他如何行事。
只见郑玄不急不慢地取来一根木杆,让村人量出它的长度后,直插在树旁的地上。又说:“请分别量一下这杆子和大树影子的高度……”
人们还未解其意,郑玄已经根据他要的几个数据,算出了树高并胸有成竹地讲解道:“在同一时间里,这树影是木杆影的几倍,树高不就正好是这杆长的几倍吗?”
众人听了,恍然大悟,无不赞叹。那个有学问的老人更是捋着胡子连连自叹不如。
从此后,小郑玄更加孜孜以求地探讨学问,因为他常常帮助村民解决一些难题,其“神童”的名头也逾叫逾响亮了。
一天,督学来巡查乡学,他一不考察夫子的学识,二不查阅学生的作业,只是别出心裁地叫孩子们做一幅《牧牛图》。
孩子们按照督学的要求纷纷动笔绘制起来,郑玄却因旁听督学和夫子侃古谈今入了迷,而忘记了作画。
眼看时间到了,督学和夫子才终止谈论,等候学生们交卷。
郑玄此刻方反应过来。情急之下,他先在纸上斜画了一根长长的贯穿纸张上下的墨线,在右上方抹了一缕粗粗的黑杠,又在中间用笔错落地点了几点,最后,在右下角端正地提上《牧牛图》三个大字和他本人的落款,匆匆交了上去。
督学大人一看,愕然不解地问:“牛和牧童呢?”
郑玄小手指点着画面,坦然曰:“这里的草吃得只剩几簇草茬茬了,牛就向前去了。看,这还有一段牛尾巴露着嘛!牧童拉着这条长绳子也只好跟着上前,这不,还没走过来呢!”
“好,好……你真是个天才!”督学由衷感叹道。
郑玄16岁的时候,不但精通儒家经典,详熟古代典制,而且通晓谶纬方术之学,又能写得一手好文章。
当时朝廷的统治者相信灾异、符瑞之说,把各种自然灾害视为上天对人类的惩罚和警告;而把自然界罕见的一些现象,如禾生双穗、珍禽异兽出现等,看作上天对人们的奖励和对“政治清明”的赞赏。
为了证明统治者的行为符合天意,朝廷便鼓励地方官府将“符瑞”逐级上报,借以神化和歌颂封建统治,麻痹人民。
但当时的吏治已经坏透了,州、县官吏大都是白囗,写文章也难以象个样子。
这一年民间有人献瑞,不同的两棵秧长到一起结了一个瓜,称为“嘉瓜”;一枝禾稻结了两个稻穗,谓之“嘉禾”。县里要讨好上级,就将“符瑞”的情况写成公文并加上颂辞上报。
无奈官吏鄙陋无文化,写的东西实在拿不出手,只好请“神童”郑玄来改写。
郑玄写好了公文,又写两篇颂辞,倍受县吏的赏识。郡守认为郑玄是少有的奇才,不愧“神童”之名,后来亲自为他主持了“冠礼”。
郑玄对方术之学的研究也很有心得,成名很早。
据《玄别传》记载,郑玄17岁时,有一天正在家里读书。忽见刮起了大风,他根据自己掌握的一些方术来推算,预测到某日、某时、某地将要发生火灾。
于是,他立即到县府去报告,让政府早做准备。
到了某日某时,某地果然发生了火灾,但由于早有准备,并没酿成大害。
这件事不胫而走,郑玄又被当地视为“异人”。
郑玄18岁时,由于家境贫寒,生活困苦,已经没有条件让他不事生产继续专门攻读了。迫于生计问题,他不得不出仕,充任乡啬夫之职。
汉代地方政府实行郡、县二级制,县以下设乡、亭、里、什、伍等,一般是五户为伍,十户为什,百户为里,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乡啬夫是乡一级地方小吏,掌管诉讼和税收等事。
郑玄在担任乡啬夫期间亦为民做了许多好事。
未完待续……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