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西南苍州(1/2)
如果说荆北州是大气阔朗,临仙州是精致婉约,西南苍州这一块就是明显的异域风情。马车从苍州边境往里驶入,一幅层次分明的水墨画卷渐次展开在眼前。
荆北州的绿意是夹杂在鳞次栉比的房屋间的,装点在亭台楼阁中的,被浓烈的富贵恢弘切割成一小片一小片,宛若在上好的籽料上再作精细加工。
但苍州不愧是叫苍州,这里的绿是大片大片的,仿佛有人直接用墨泼上了似的,充满着自然的野性和原始。弯曲的河道两岸皆是茫茫绿意,山头有雾飘荡,植株各式各样,较荆北州那一带的更加高大密集,小舟在河水上荡着,船桨划进清澈见底的水中,吓走本是悠闲自在的鱼儿。骆成威看着那小舟载满鲜花,悠闲向上而去,正自出神,忽听岸边有耕种的农民手里端了竹匾,里头装了桑叶,一边侍弄着一边向船夫打招呼,“嘿!这么早就去拜呀!”
“是啊,拜了再回来开工做生意啦!”
骆成威早就听说西南苍州一带风情迥异,具体如何却不得而知。他于是问正在一旁掰着手指头,口中低声说些什么的郭琼玉,“他是要去拜什么?”
郭琼玉没有把手指头放下,而是继续数着,终于当食指点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上时,她嘴角露出一抹浅笑,“太久没算这个了,我都快忘了。”
“你在算什么?”阿阮将头从帘子外缩回来,“二少,这里山水景致比荆北州不知好了多少,看着好舒服。”
郭琼玉点头,感慨道,“荆北州的春天,其实根本不能叫春天。庭院里栽种的花草,如何比得过这里大山大河的滋养。书上那些词儿说的什么万紫千红,春深似海,我觉得,只有苍州才配得上。”
她说着,再往帘子外看去,那小舟已去得远了,“我们这里,是很敬重神明的。不光是有事儿了才来拜,也不是琅华其他地方那样到了节日,再去庙里添柱香。苍州的人从一出生,就和神明挂上了关系。”
苍州自古以来就因高山众多,道路崎岖而少有外人来此谋生,在会选择在这里定居的都是躲避战乱的难民。虽然此处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胜在土地肥沃,气候湿润,在此耕种田地很容易自给自足,难民们便留在此处繁衍生息起来,他们的后人又逐渐与当地土著融合在一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苍州文化。
当年生活在苍州的土著就是如今的苍州异族,经过历史的洗礼,当年的大族如今已经演变为各个小部落,在苍州一带分散居住。每一任苍州刺史上任时,都要分别和这些部落里的领头人——各部落族长拜把子结为兄弟,这样他才能被异族所认可。
难民们当年逃难到这里后,也把他们祖先的信仰一并带了过来。而苍州本地也有土生土长的宗教,二者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磨合,形成了现在的苍州教。
苍州教供奉的神明是地母元君。每逢苍州的重大节日,人们必须前往祭台祭拜。苍州这里的节日也与琅华其他地方不同,它有着自己的历法,并按照这历法来算节日。
而地母元君的生辰,是苍州地区一年之中最为重大的节日。每逢这一日,人们都会在家里挂起红布,在供桌上摆放瓜果酒水,燃三炷香插在香炉内,这些是敬给供奉在家里的神明的。另外还要再收拾东西上山祭拜。
除开节日外,还有其他一些事情也必须到祭台请示祭拜神明,如添丁,嫁娶,开市,入宅,安葬等等,几乎每做一件事,每行一步路,都与神明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在苍州出生的人,都会由其父母代写了生辰八字,在祭台上给神明看过后,挂在祭台下种植的树上,与神明同受天地恩泽。此举意在为孩子祈求一生之福气。所以每座祭台的位置都非常好辨认,但凡山头中有一圈醒目的红色的地方,就是祭台无疑了。
每月的二十六,也是去到祭台祭拜的日子,人们向神明诉说这一月所发生的事情,祈求下一月能有好运来到。
另外平常时节如果路遇祭台或神像,苍州人哪怕再忙,都会恭恭敬敬上前礼拜。
“若要在这里生活,不学会算历法和拜神,是不行的,”琼玉说,“哪怕是十恶不赦,德行有失的人,在地母元君面前,也会变得无比虔诚。我方才那样,就是在算历法呢,正巧这一日就是二十六。”
骆成威和阿阮静静听着,不知不觉,马车驶过了前头的弯,就在大路的边上,还有一条小路直通进大山里,小路两旁停满了车马,几柱两人合抱才能围住的大香烧得正旺,底下妇人拉着孩童,前头男人提了拜神用的各类东西,从大香中间夹着的山路慢慢往上攀爬。
神明居住的地方是半山腰的祭台,这一条小径是上去的路,从马车里看去,山路基本已经见不着原本的路面了,只看得到那花花绿绿的人影子不时挪动。
那是因为前来拜神的人太多,摩肩擦踵,人头攒动的缘故。
骆成威手中玳瑁扇转了两转,向郭琼玉道,“不如我们也上去看看吧。”说话时他嘴边一抹笑含义不明。
阿阮有片刻犹豫,“从昨夜起就有些不对劲——”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