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平朔(1/2)
鄂尔浑河下游北岸, 燕然山南麓。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正值深秋时节,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绵绵草原之上扎了大营, 放眼望去,军帐林立, 纛旗猎猎飞舞, 一眼之际甚至望不到边。
就听见不知哪处隐隐传来胡笳之声,和着范文正的这首《渔家傲》,曲调悠扬哀伤, 苍凉凄切,再看看眼前黄草连天的大漠, 北地胡尘随风卷来, 就难免勾惹出征夫胸中愁绪。
轻骑营正八品千总李大栓站在帐外, 怔怔地望着层云翻卷的铅灰色天空, 听着那若有若无的边声,不免思及千里之外的家中妻儿, 心里一时就有些郁郁。
“……上官,上官?”似乎有人在叫他,还一个劲扯他袖子。
李大栓回过神来,扭头一看, 却是自家心腹亲卫,脸色惶惶,小声道:“上官,那歌唱的……不是鱼——渔什么的吗?”
“是《渔家傲》!书都念到狗肚子里去了!”李大栓被下属打断思绪,语气就有点不耐烦。
“是是是……可是这词,不是说行军的时候不能唱的吗?”亲卫赔着小心,“听着好像是咱们这边营里传出来的,这万一要是让将军听见……”
李大栓猛地一拍脑袋,瞪他一眼,“如何不早说!”一面就匆匆提步,往歌声传出的方向赶过去。
亲卫赶紧一溜小跑跟上。
千总的职衔,按例应掌四千兵,然而轻骑营是精锐,人数不多,李大栓手底下统共也不到三千人,营区自然不如别的营大,他领着人转了几圈,又沿途传兵丁询问,很快也便找到了作歌之人。
却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身形瘦削,李大栓等人赶到的时候,尚坐在那处把玩胡笳,眼神有些发飘,显然是神游物外。
“大胆!竟敢在行军之时吹奏悲声,”李大栓就呵斥,“不知道这是将军明令禁止的吗?”
那少年一个激灵,猛地回过神来,吓得一把丢掉胡笳,战战兢兢跪下去,结巴道:“上、上官,小小小人……”
吭哧半天也没憋出一句囫囵话来,李大栓就皱眉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哪一年入的营?”
“小、小人叫……叫丁、丁二郎,今年十六,去……去年应的征。”
李大栓眉头皱得更紧,“丁二郎,将军曾下过严令,行军扎营在外的时候,严禁唱这种哭哭啼啼的东西,你不知道吗?”
丁二郎瑟缩一下,脑袋恨不得埋到胸膛里,“知……知道。”
“那如何还唱?明知故犯?”
丁二郎抖了抖,似乎是壮了一点胆色,忍不住辩解,“回上官的话,小人并未高声放歌,这胡笳也不是那等洪亮的,况且眼下正是造饭的时辰,营里嘈杂,想来也传不了多远……”
“住口!还学会顶嘴了?”李大栓越发生气,只觉这少年十分滑头,遂冷了脸色道,“甭管你唱得声音大不大、现在是什么时辰,只要你唱了,便算周围全是聋子,那也是犯了军规!这许多人也都听见了,我可不能徇私,走罢,随我见将军去。”
一边说一边就指使左右亲卫,要上前去拿人。
丁二郎吓得大哭起来,一面流泪一面后退,却到底不敢太用力挣扎,被人一边一只胳膊扭住了。
看那少年哭花了脸,心腹就有些不忍,“上官,这孩子才十六……”
将军治军之严,那不独是在自家地界,整个北疆边境也都是有名的。
“哼,将军离开京城北上充军的时候,也不过才十七。”李大栓冷哼一声,又扫了丁二郎一眼,“犯了军规还要狡辩,已是不老实,如今居然还哭鼻子……且看将军如何发落吧。”
#
他们口中的“将军”,自然就是王徽。
此时正是永嘉二十三年十月底,距离当初那场轰动朝野的大捷已过去了整整三年,大楚沿袭两百余年的女子禁升令,正因那场大捷而废,而王徽和几个手下,也在这三年的时间里不断往上爬着。
两年多前,也就是永嘉二十一年的三月末,王徽亲率一万五千人马奔袭千里,取道桑干河,扎营于陉岭山雁门关之下,先遣死士夤夜挂钩索入关,刺杀守将,后火烧军械库、燃粮草仓,鏖战三日三夜,终于攻破了雁门关,将这座沦入鞑虏之手三百余年、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美名的雄关握进了掌心。
而后继续向西用兵,强渡湟水,一面驱逐溃逃柔然残部,一面重建要塞关隘,大本营坐镇雁门关整整十一个月,终于在永嘉二十二年的二月底将鞑子逐出了陕西行省,往西直抵祁连南端焉支山下,往北则到了贺兰山。
至此,整个河套地区广袤丰美的土地,尽数回归大楚版图,太|祖女帝弥留之时也还念念不忘的塞上疆域,总算在两百多年后收复了一半。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妻女无颜色……”
这首自匈奴被强汉驱逐之后便在草原上流传开来的民歌,竟在一千多年之后重新响起,面对“俅特格王”悍然无情的铁蹄,一直坐稳侵略者地位的柔然人终于黯然失色,收拾起毡房牛羊,仓皇四顾,一部分干脆西出玉门,再也不履中土大地;另一部分则尚存几分希望,有些遁往王庭哈拉和伦,有些则取道燕然山色楞格河,往东向燕云上京而去。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