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审读经济(2)(2/2)
第一站是陈村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很远就可以看到耸立着狂野上的一个个塑料大棚,在冬季的单一色调映衬下,白色的塑料大棚似乎蕴藏生机,显得与众不同。
“欢迎齐书记,欢迎吕市长,各位领导能在百忙中来我们这里视察,真是让我们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早早就迎候在路边的陈村村支书和村长,看到中巴车缓缓停下,就赶忙疾步走了过来,笑容可掬地对下车的各位领导一一道着谢,表示着他们的惊喜和感激。
地处远郊的农村村子,不要说接待市委书记视察,就连乡镇领导也是很少能够看到,这样的荣耀成为了全村的一件大事,不但村支书和村长,还有村里的大多数人都跟了过来,既是表示隆重,也是看热闹。
王世敏赶忙向齐天翔和吕山尊介绍村支书及村长,而且也是含混地介绍,两位陈村当家人的名字,连他自己也不知道,看到齐天翔与村支书握手寒暄开始,就识趣地站到了一边。
“不要说欢迎,更别说什么荣幸,能有机会到陈村,看看你们二位当家人,以及村里的乡亲,是我们的荣幸才是。”下了车,齐天翔冷峻的表情一扫而光,代之的温煦的微笑和亲切的话语,“这是谁家的大棚啊!能不能允许我们先进去看看呢?”
“当然可以,当然可以。”村支书赶忙招手叫过来一个中年汉子,严肃地说:“就让齐书记和各位领导,到你家棚子里看看吧!”
得到村支书的指示,中年汉子憨厚地笑着,略显紧张地带着齐天翔和吕山尊等人向自己家的大棚走去。其实也就是下了田埂几步路,就到了大棚跟前,所以安排看他家的大棚,也就是近在眼前的原因。
中年汉子走到大棚低矮的门前,先是率先弯腰钻了进去,然后才转身掀开厚厚的棉门帘,请领导们进去。
齐天翔弯腰低头从掀开的棉门帘下钻进大棚,直起腰,眼镜片上立时蒙上了一层白雾,眼前白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楚了,赶忙摘下眼镜,掏出手帕擦了一下,尽管可以勉强看清楚一些,可还是很难看得清晰。因此,只好无奈地往旁边站开了一些,摆手让后面进来的人先走,片刻之后才慢慢适应了冷热变幻对镜片的影响。
棚外寒气逼人,大棚里面却是暖意融融,由于是用煤炭取暖,棚子里有一股淡淡的煤烟的刺鼻味道,齐天翔没有介意这些,而是放眼观察着大棚内的一切。一个不是很宽的间距里,只有边缘的窄窄的小路可以行走,齐天翔随着中年汉子慢慢走着,看着,不宽的大棚却很长,一圈走下来也觉得有些燥热,可却对大棚内的情景有了全面的了解,还是耐心地听中年汉子讲解着。
“这个大棚是上冻的时候才扣上的,现在种了些菠菜、小青菜,还有一些西红柿和黄瓜,小青菜和菠菜已经卖出去一茬了,西红柿和黄瓜估计元旦之后就可以陆续摘了。”中年汉子开始有些紧张,可说到自己熟悉的农活,就渐渐自然了一些,望着齐天翔木讷地笑着说:“由于是第一年扣大棚,没有经验,而且对市场价格和供应也不是很了解,只是试验着一样都种一点,也好有点收入。”
齐天翔听着中年汉子的话,温和地笑着说:“初期就应该这样,一样都少种点,多种几样,逐渐摸索一些经验,然后再根据市场情况有所侧重。这样既可以保证能有一些稳定的收入,也可以使冬季有点事情做。到冬季之后,尤其是年底了,出外能干的活不多,与其貓在家里喝酒打牌,还不如在地里找点收入,弄好了过个年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齐书记对我们农村生活太了解了,不但明白现在出去不好找活,而且还知道农村猫冬的习惯,真是太厉害了。”中年汉子瞪大了眼睛,钦佩地望着齐天翔,憨憨地笑着说:“扣这个大棚就是这个原因,能有点收入,还能有点事情干。”
听着中年汉子由衷的话语,齐天翔呵呵笑着钻出了大棚,对迎上来的村支书说:“你老哥这个路子行,可以说是找到了农村冬季的症结,也为村子里找到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路子。”
“谢谢齐书记的夸奖,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农村两委如今能做的,就是引导农民在土地上找活路,引导农民致富,其他能做的事情也不是很多。”听到齐天翔叫他老哥,村支书立刻激动的两眼放光,连声表白着说:“这也是城市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机会,以前我们村离市里太远了,也就是种些粮食作物什么的,而人均耕地少,产出自然就少,农民都是农忙时务弄一下庄稼,农闲时就出去打工,土地撂荒的不少。冬季里回来,不少喝酒,就是赌博,怎么说都没用,没事干也只能这样,一直要到过了正月十五才能消停一些。”
“随着临近市区的耕地不断被征用,以往靠近市区的蔬菜供应村,都没有种菜的地方了,我们这里也就成了蔬菜的主要产区了。”村支书兴奋地说:“由于我们没有经验,也不懂蔬菜种植的诀窍,还是今年快入冬的时候,市农业局向局长带人过来做工作,而且派农业技术员亲自进行指导,并且先期垫付资金给我们进来了蔬菜种子,帮助我们建立大棚,还按照市里的规定把补助一分不少地发到了农民手中。正是这些实实在在的,我们村才一下子建起了六十多个大棚,大棚多了,收菜的菜贩子就主动找来了,不用我们去推销,销售问题就解决了。”
听到向有志的名字,齐天翔微微地笑了,满意地点点头,鼓励着村支书道:“农村有没有凝聚力,不是看谁有没有什么本事,也不是村两委努力不努力的问题,关键还是看土地能不能留住农民,留住农民的心。说到底农民对土地,还是有感情的,年青人不说,但凡上点年纪的,只要土地能够养活的了家,能够有一点致富的希望,还是不愿舍弃土地出外打工的,因此村两委能做的工作,就是怎么样让农民留在土地上,让土地的产出给农民富裕的生活保障。”
“就像这些蔬菜大棚一样,如果一年能有四季到五季反季节蔬菜,一个大棚每年能给农民带来二万到三万的纯收入,你就是赶也把农民赶不出村子。”齐天翔认真地算账,微笑地说:“农民有了稳定的收入,有了相对安定的生活,你们村两委的新农村建设这盘棋,才有可能进行布局,才可以着手农民精神文明建设和移风易俗,改变农村陋习的事情,你们也才能真正有事可做。”
“齐书记说得太好了,不但对农民的现实问题剖析的透彻,也为农民和农村脱贫致富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更为重要的是,为新农村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道路。”王世敏适时地接过了齐天翔的话,情绪激昂地说:“我们区委、区政府一定认真领会您的讲话精神,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工作,为彻底改变农村的面貌,注入新的活力。”
望着王世敏兴奋的神情,齐天翔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没有再说什么,而是热情地向围观的村民招手示意,并认真地与村支书和村长握手告别,在大家的簇拥下,缓缓的向中巴车走出。
登上车,还不忘挥手向送行的陈村的人群致意,脸上始终挂着温和的笑容,眼中的神情也是温暖的,含笑的,似乎在这片土地上,在那些孕育着生机和活力的蔬菜大棚了,他看的了陈村农民的希望,也看到了自己心中的希望。
本书来自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