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北上(1/2)
<content>
“库尔斯克!德军一定会进攻那里!”朱可夫在自己的地图前面,皱着眉头分析即将要到来的战斗。
他的部队部署在库尔斯克附近的,其实算不多,加起来大概也只有不到30万人,这对于拥有兵力200万左右的朱可夫来说,并不算重点防御地区。
但是即便是这些兵力,也进攻的德军要更多一些了。加朱可夫正在努力将自己的装甲部队向北调动,实际他在这里有望集结40万以的部队。
而且,这可不是凑数的40万大军,而是真真正正可以作战的苏军主力部队。
在德国进攻莫斯科的两个月时间里,朱可夫可不是在坐以待毙,他在斯大林的帮助下,正在努力的回复苏军的力量。
现在他手里的部队,装备了至少2000辆可以一战的t-34还有kv-1坦克,算t-26之类的破***德军要更多一些。
另外,有美国的技术援助,还有苏联自己的技术发展支持,苏联的空军也发展了起来,老旧的i-16战斗机,已经被米格还有拉格之类的先进战斗机替代了。
如果说苏德战争开战之前,苏联是在数量占有绝对优势,而德军只能玩质量路线的话。
那此时此刻的苏军,已经能够在质量与德军一较高下了。这是朱可夫努力的结果,也是战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没有人会坐以待毙,任何一个有能力的国家,都会在战争状态下,拼命的完善优化自己的武器装备,以求在战争取得先机。
毕竟二战时代的武器装备,科学技术含量起二十一世纪的武器装备来少了太多,所以各个主要参战国都有剑走偏锋的亮眼武器出现。
如说二战里,发动机技术储备英国领先世界;日本在海军舰载机整体优化方面见解独特;苏联在武器量产性独树一帜。
纵观整个二战,苏联的武器设计与生产,是写满了时代特征,充满了穷人智慧的。
如说t-34坦克,竟然简单到可以在拖拉机工厂里生产,提高生产速度的优势,甩德国坦克好几条街。
再如说苏联的战斗机,很多都采用木头作为生产原材料,节省钢铁不说,性能还并不明显落后,很是让人钦佩。
1941年7月的苏联空军,不少已经换装了米格1还有米格3型战斗机,这些战斗机的飞行性能,i-16战斗机要好太多太多。
米格1型战斗机虽然因为本身设计缺陷没有生产太多,但是依旧装备了苏联空军一线作战部队,100架全部在朱可夫的手。
米格3型战斗机,在1940年开始研制,战争催化了这种武器的研制速度,很快它在苏联空军内服役。
从米格1发展而来的米格3没有了米格1的各种缺点,性能也已经可以肩德国空军的主力战斗机。
大规模生产的米格3,苏联空军此时此刻已经装备了整整300架,因为斯大林的关系,这些飞机也都装备给了朱可夫的部队。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