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权能通天(1/2)
“不得已而为之?”朱清严也是一阵苦笑,从兜里摸出了特供的皇家香烟,顺手给三人各发了一根。 他本来是不抽烟的,自从掌握最高权力后,烦心事愈来愈多,半夜里还会失眠,就不得不靠着香烟刺激中枢神经。
“陛下,有些话我不得不说。”刘诚志今天的话比较多,不似以前那般沉默寡言,“帝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如果一直推诿到外部因素,我想是极不正确的,每个政权都会走向腐朽,如今这个全球利益的大时代,帝国面临内忧外患。我可以肯定的说,外患并不可怕,我有足够的信心带领大明军队赶走侵略者,收复失地,但最可怕的,还是内忧。”
烟雾缭绕,朱清严道:“将军所认为的内忧是指什么?贪污,还是民怨沸腾?”
“那只是表面现象,最主要的还在于官民对立,官府和民间的冲突频频出现,老百姓对帝国政府的信任度一再降低,政府威信在一点一点地消逝。”刘诚志一针见血,提出了和当初石原莞尔一样的观点,“当权者利用手中的权力徇私枉法,作威作福,而老百姓没有任何权利可言,甚至连保卫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都很困难,民心思变,所以洪总理才一再强调改革的重要性。权能通天啊,虽然帝国官员手中的权力说是老百姓赋予的,接受老百姓的监督制约,但真的落到实处了吗?我看不然,老百姓没有权利,正如他们只是被统治者一样,永远只能俯首帖耳,不能有任何忤逆。”
“权能通天?”朱清严又是一阵苦笑,“权能通天导致民心思变,说到底还是帝国政治体制的问题,在确立君主立宪制的时候,大明效仿美利坚,建立了联邦制度,可是,美联邦是松散的,各个州都有很大的独立自主权,而大明联邦政府采用的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做法,当然,中央集权符合帝国的基本国情。然而,由此带来的政治问题也一连串,国会成了摆设,党派和政府倒是分开了,但司法权和行政权一直对立,司法机关一直没有独立于行政机关,这不是一个法治国家的体现。”
“饱暖思淫欲,同样的,吃的饱了,吃的好了,老百姓就会要求帝国政府真正的为民做主,由世袭罔替的贵族阶层和地主豪绅阶层垄断权力的时代终将结束。”王庚显然也思考过类似问题,见皇帝对于改革抱有兴趣,也加入了讨论,“战争还没有结束,所以改革与否还得等到战后,不过……”
不过,那时候明帝国的“紧急时刻”就正式结束了,皇帝的权力也将交还内阁,洪总理去世,内阁中又有几个人真心实意为老百姓着想?王庚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林婉芸没有改革的魄力,汪兆铭则希望维持现状,其他阁老人云亦云,就算大明打赢了抗日战争,战后所要行走的道路必将崎岖不平。总而言之,现在的大明帝国迫切需要一个开国皇帝朱元璋那样的人物站出来,带领大明走出战争危机,开始全面改革。
朱清严是个明君,掌握最高权力仍然能头脑清醒地看待一切,这一点难能可贵,可这位皇帝陛下的缺点同样明显,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迟早要栽在女人身上。王庚这样想着,忽然觉得皇帝的所作所为从来就透露着反常,得到了最高权力,却没有加紧握权,而是下放了不少权力,比如刘诚志,他是卫国战争最高指挥官,手握几百万大军,按理说应该派一个“监军”过去的,但在他从侧面说了一下,朱清严却一口否决,并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信得过钟台将军!”
王庚不得不感叹:天不亡朱明,就凭当今天子包容一切的气度,这天下就仍该姓朱!
“陛下,你应该记得去年年底查出了各地储备粮因为地方官员贪墨而大量短缺,洪总理为此大发雷霆,还处决了一大批贪污官员。”刘诚志换了一个话题,“现在粮食缺口暂时还没有爆发危机,英属印度不愿意卖粮给我们,明显是想坐山观虎斗,而美国国内因为经济大萧条,粮食也是歉收,甚至发生了大规模排华运动。苏联就更不用说了,老毛子不来趁火打劫是因为他们国内也有一摊子烂事,波斯、澳大利亚、加拿大本来也是产粮大国,但澳洲和加拿大还是大英帝国的自治领,名义上并没有完成独立,迫于宗主国的压力,不会卖粮给我们;至于波斯,基本到了亡国灭种的生死边缘,北有苏联,西有英国,有粮食就算贱卖给其它国家,大明出高价也不会收到一粒粮食。”
“也就是说,粮食缺口必须由国内自行解决?”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