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章:银行家的辛迪加(Ⅴ)(2/2)
放弃批发而非要零售,明明有承销团这条“阳关道”不走,非要走回款周期长、交易成本高的“独木桥”,罗兰这么做当然不是存心自讨苦吃,也不全是为了节省那1的债息,更主要的因素是基于政治考虑,不想把鸡蛋全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一个政权的财政能力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体现,首先当然是国民税收,其次就是国债信用。远东目前称得上一穷二白,罗兰又力主砍掉一半农业税,剩下那点可怜的税收根本无法支撑他那庞大的财政预算,发债是必然的选择。但是发债也并非毫无风险,倘若政府的债务过高,并且债券集中在少数银行家手中,那么银行家就有动力也有能力通过债权绑架该政府,迫使政府出台对其有利的政策,甚至把政府变成为金融财团服务的奴仆。
罗兰不想把这个国家的命运交给银行家,哪怕是友好的银行家--更何况银团中还有塔玛拉这位不那么友好的银行家,所以他坚持向公众发行一部分国债,通过债权关系把政府的命运与国民的利益牢牢捆绑在一起——倘若寇拉斯政权垮台,国债无法偿付,购买国债的民众也将蒙受经济损失,哪怕是为了确保手中的债券不贬值也要支持政府。
从这个角度来讲,民众购买国债就是爱国的体现。
十一月二日,国债认购洽谈会继续召开,今天的议题是五家机构如何瓜分总价一亿金杜加的大饼,以及具体采用什么方式、什么币种进行交易。
或许是因为昨天吵得用力过猛,今天五家机构代表的情绪都稳定多了,只有扎哈尔一个人还是像昨天那样兴奋得满场窜来窜去,不让任何一位来宾受到冷落,倒也称得上长袖善舞,八面玲珑。
又谈了一整天,承销份额基本确定下来。原则上五家机构平均分配,一家认购两千万。债券可以持有到期也可以在二级市场上交易,扎哈尔请求各家机构尽量不要在寇拉斯王国境内出售“绿券”,免得打压“蓝券”的销售行情,各家机构也都爽快地答应了。这件事使罗兰对财政大臣的印象大有改观,这胖子虽然有爱耍小聪明的毛病,但是只要给他表现机会,抛开私心将小聪明用在正地方,也称得上是一位精明干练的能吏。
安东尼·福格尔代表家族银行出席了认购远东国债的洽谈会,并且签下总价两千万的大单,但是他本人的名字以及福格尔银行都没有出现在其后见诸报端的会议纪要上。原因在于帝国当局还没有承认远东寇拉斯政权的合法性,帝国境内的金融机构也不能直接参加罗兰组建的银团,福格尔银行需要绕点远路,走一条“曲线”。
PS。现实中的国债发行和销售流程比文中描述的更为复杂,中进行了适当的简化。8)
</br>
手机用户请访问:ne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