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第133章 救了个老道(1/2)
哥几个找了一家唐人经营的酒楼,花了十几两银子狠狠吃了一顿关中的名吃“羊肉泡馍”。 酒楼里不是没有其他菜品,但高汉只点了记忆里印象最深的这一样。
这时的饭庄做的菜品远不及后世的有味道,主要是没有后世那么多调味品。不过“羊肉泡馍”汤汁羊味十足,却比后世的浓烈、淳厚而且还实惠,让头一回品尝大唐风味的两卫吃的大汗淋漓,也让高汉吃得满心酸楚。这就是大唐的味道,有些熟悉更多的是陌生。
整个八廊街这是唯一的一家唐式饭庄兼客栈,叫三品斋。上下两层,底下饭庄楼上住宿,陈设都有些破旧,看样子在这里开了很久。
掌柜的姓王,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者,厨子是老者的儿子,爷俩祖籍都是个长安人,儿媳妇当伙计却是一个地道的吐藩人。据说他们都是文成公主入蕃的时候带来的侍从后代,饭庄传到他们这一代已经近百年了。
从爷俩儿满口夹杂着吐藩俚语的长安话和汉地风味的吃食上,高汉看得出他们是想努力保持唐风,就是不知道他们在异域的这种坚持还会保持多久。
还不到饭口,饭庄里有些冷清,除了高汉三人外还有一个身穿唐装、三十多岁的汉人坐在窗边呷着小酒边向外观看着。大唐官方跟吐藩交流的不多,但民间交往却是自古有之,大抵都是四川和南昭两地来吐藩行商或者来淘金、讨生活的人。
此人相貌堂堂,服饰、发型捣扯的十分利索,英气逼人中又透着一种儒雅,应该不是这两类人。而且高汉从他身上感觉到了一丝修士的气息,不由得心下暗中有所留意。
选择这家饭庄一是高汉是真饿了,正好前几天看见过这家三品斋便想一品唐味。更要的是这家饭庄的对门便是“庆云”商栈,这两家汉人的店铺凑到一起不能不让高汉有所怀疑,至少以后经常到这里来能观察到对面的一些动向。
人少无事,王掌柜便坐在那唐装客人跟前说话,看样子两人很熟悉。
“这阵子怎么没见李道长过来喝酒啊?”
被叫作李道长的人一笑,“公主去了南面,这回要不是到大昭寺为她取一本佛经我还回不来呢。当初从你这店里带走的百年老酒早就喝没了,一会儿走的时候再帮我多打点儿,可不能用青稞酒糊弄我。”
“哪能呢,不过老酒就剩几瓶了,一会都给你吧,省得那些吐藩人老来找我要,烦的很。”
两人是用长安官话交流的,估计是不想让高汉他们这桌“吐藩人”知道谈话的内容,高汉听了一耳朵,不禁对穿唐装的李道长愈发好奇,同时也在脑海里琢磨起酒来。
这个时代的马奶酒、青稞酒、葡萄酒高汉都喝过,唯独汉地的佳酿还没机会品尝。除了葡萄酒外高汉还真喝不习惯前两样,主要是酿造技术没有后世的好。
对于酿酒,高汉并不陌生,原来的寑室老大家里就是做这一行的,平时在酒桌上没少向他们普及这方面的知识。但一直以来高汉都往这方面想。主要是飞凤国的粮食不多,人还吃不饱呢哪有多余的用来酿酒?
现在高汉有一堆孩子要养,今后还有更多的孩子需要养,虽说有师兄和永丹贡布一家暂时照应着,但这不是长远之计,所以高汉不得不想办法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而酿酒便是一个很好的财路。
“掌柜的给我们上一坛酒。”
想到兴奋处,高汉不禁也被勾出了酒虫。大学时候那可是号称千杯不醉的“酒仙”来着,这一世还没畅开喝过呢。
很快酒就拿来了,十斤装的一大坛,这是吐藩人的习惯,只要是三五个吐藩汉子凑到一起,不喝上这样一两坛子是绝不会罢休的。高汉拍开封泥一闻却是青稞酒,高汉明白人家不会给他们这些“吐藩人”上汉地老酒的。
“哥们喝酒喝的是心情,有时候还真不在乎是什么酒。”高汉自我安慰了一下,捧起坛子就是一通豪饮。
“痛快!”喝了一气,高汉重重地把酒坛子顿到了桌子上。
眼馋了很久的允刚和戎奇赶紧抢了过去,“我说老大,你也太能喝了吧?就给我们哥俩儿剩一半了啊。”
“小屁孩还没长大呢,一半还不够你们喝的?不喝给我。”青稞酒度数不高,但五斤急酒下肚让平时很少喝的高汉有些发晕,说话舌头有点发硬。
“够不够也没你的了,我们哥俩喝喽。”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