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2/2)
刘承训看着郭荣道:“若是君贵兄前去应贡举,以你之才能,当是能中贡举的。”
刘承训从小就通经史,不过自他知事,他父亲刘知远便已经是身居高位的一方将领了,他自是不用去考贡举就能做官。而后晋高祖石敬瑭在天福四年(939年)规定,节度使要奏荐手下官员,但是要是此人未曾任官职或者没有贡举出身,便不在奏举之列。所以要是郭荣即使要刘知远奏荐做官,他也需要有出身,不然就只能从军中熬资历。
郭荣说:“我不过是粗通书史杂学罢了,不敢称一定能中贡举,再者,如今去汴梁参加贡举,不过是浪费时日,中了贡举,要等铨选官职,便不知要多少年。不如就在主公跟前效力。”
刘承训道:“如今天下,节度掌管一地,官阙多为节度把持,朝中能够用于铨选之官阙本就少,加上每年选人又很多,中了贡举,多年才能铨选上官职做官,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虽然刘承训自己父亲便是一地节度,整个河东地区下面的官阙,基本上都有刘知远自己把持,根本不容朝廷再派人来做官,但是,刘承训却能一语言中朝中困境,并指出问题所在,也是难得。
郭荣却叹道:“朝中选人虽多,但真正有才之人却不见多少,靠走门路中贡举之人,乃是多数。”
“正是如此。”刘承训发现和郭荣在事情上的观点非常相合,要是他在府中武将跟前说朝中贡举铨选之事,那那些武将,大多的意见是文人无用,根本就不用开贡举才对,这些武将打仗可以,但是却也根本没有治理天下的长远眼光,连和他父亲谈论这些也不行,他父亲也对这些事并不关心,他只关心钱粮兵士多寡。
刘承训道:“与君贵兄,在下是相见恨晚。”
郭荣道:“我早闻少主您博学贤能之名,只是人微寡识,不敢近前而已。”
刘承训笑道:“君贵兄若是寡识,我跟前那便没有博学之人了,是你太谦才对。”
河东节度使、北平王王府就近在眼前了,昭宛一路行来,听前面两人说了一路,见两人在短短时间内已经要变成莫逆之交,不由对刘承训刮目相看,她第一眼见到他坐在马上,以为他会是比较高冷的人啊,没想到这么温和,当然,最主要原因是他待她主人这么亲切,所以顿时就对他好感度上涨了。
刘承训带着郭荣和昭宛进了王府,直接去了他的书房,在书房坐下后,刘承训因有重要的事要同郭荣商谈,他就让一位婢女进来带了昭宛先到花厅里去休息。
婢女应诺后又说:“世子,夫人有交代,让您回府后,第一是要先喝了药,婢子现下去把药热了端来,可行?”
刘承训谈论军国大事时侃侃而谈,此时听闻婢女说喝药的事,他却是面色微变,但毕竟有属下在,他也不好耍赖,便说道:“我同客人有重要事商谈,待我们将话谈完了,你再端药来吧。”
婢女面露难色,“但夫人说……”
刘承训打断她,“你先带这小郎出去。”
婢女只好应了,对昭宛说:“小郎君,请随奴来。”
昭宛便跟着她出去了。
刘承训因为已经做了太原府尹,便有了自己的臣属,在王府中的书房,便是一个专门的院子,以方便议事。
婢女将昭宛带到了另一边的花厅里招待,这个院落,虽是在北地,却也有南方的精致,院中种植着数株梅花,花厅里则摆着数盆花,房中摆设也比较精致,除了矮榻外,还有画着四季之花的屏风,琴桌上放着古琴,翘头案上放着书册……
昭宛在榻上盘腿坐下,将长剑横放在腿上,两位小婢为她送来了茶水和点心,比起跟着郭荣吃的那些粗糙的东西,刘府的茶水,是上好的南方茶,点心也颇为讲究,形状有梅花形的,还有圆形的,还有月牙形的……昭宛虽然已经吃过了午饭,但是看到这个点心还是很馋,将手在衣服上擦了擦就想伸手拿点心吃,那婢女轻笑着赶紧端了铜盆来给她净手,昭宛颇不好意思,赶紧在铜盆里洗了手,又接过婢女递过来的巾帕擦了手,这才拿了点心盘里的点心吃了。
梅花形的点心里面是甜的馅儿,圆形和月牙形的都是咸的肉馅儿,味道都很好。
昭宛很快就把一盘子点心全吃光了,又把杯子里的茶水也都喝完了。
那婢女大约十七、八岁,一直看着昭宛的动作,昭宛虽然吃东西甚快,却并没有狼吞虎咽之状,吃相文雅,加上昭宛长得甚是清秀美丽,很是讨好,又是小少年的打扮,那婢女以为他是小郎君,待她便非常亲切,看她吃完后,便笑着问她:“小郎君,可还要一盘。”
昭宛对她道谢道:“多谢阿姊,我已经吃饱了,不必了。”
那婢女又笑了,说:“那还来一杯茶吧。”
便吩咐小婢女再为昭宛斟茶来。
昭宛喝着茶,心想北平王府就是不一般,虽然这个乱世大部分人都是吃不饱饭的,但这里依然是锦衣玉食的生活。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