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再约(1/2)
第三百九十三章再约
陶大勇属于另外一个圈子,请客吃饭也有自己的饭庄。运河两岸以前都是农村,快速发展的城市,带动了两岸的发展。陶大勇请客的地方不是自己的产业,而是一个朋友的地方
劳志毅,父亲那辈是村支书,赶上了一波地产商开发拆迁,从此爆发。最近二十年,类似的家庭比比皆是。劳志毅属于比较会经营的,没有要拆迁款,而是要了一块运河边的地。这地以前是种西瓜的河滩地,当时看起来这地段还是比较偏的,也不是一块很必要的地。
拿到这块地的产权后,劳志毅用这块地做抵押贷款,找人设计盖楼。因为父母的支持,此举当时看着风险巨大,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小伙子这么干,需要巨大的勇气。上千万的拆迁款不要,回迁房你也不要,这不是傻么?现在证明,他是最精明的一个。
盖好的四层大楼,他当做办公楼全部租出去了,每年收租就是三百万。劳志毅干的最漂亮的事情,就是楼还没盖好,他就先招租来了。当时谁都没想到,这地方能租出去。等到运河边的各种商业建筑次第动工,他的办公楼招租的不费吹灰之力。拿着收来的房租,劳志毅又去隔壁的村子,利用平时积累的关系,拉上村支书等几个干部一起开饭庄!
隔壁的牛家村没赶上拆迁,但是道路已经通了,村子里的农民房也没少盖。就盼着拆迁呢,没曾想这一年一年的,眼泪都盼干了也没赶上。但是这些跟劳志毅无关,他干的事情就是在路边上,把村里的一栋楼推倒了重修,开了个饭庄,名字就叫忆苦思甜。
这地方你要说多高档那是扯淡,噱头是啥来着?地道的京师农家菜!
陶大勇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跟着朋友过来忆苦思甜,这地方的饭菜吃一次就记住了。什么杂酱面、棒子面窝窝头、韭菜盒子之类的,喝的也是大碗茶、豆汁之类的东西。反正一百年前京师人百姓吃的啥,这里差不多都能找的到。
陶大勇请客自然是下了功夫的,好吃的各地风味,李成蹊就算不在京师,他也能吃的到。但是地道的京师口味,李成蹊就很难吃到了。于是在这里摆一桌,请客吃饭,花钱不多,人还觉得吃的好。
来这里吃了几次饭,陶大勇和劳志毅也混熟了,加上这家伙也确实很会来事。朋友谈不上,熟人是肯定的。果不其然,李成蹊跟着到了这里,见了菜单就开心了。
“上回我算是让人给坑了,说带我去吃地道的京师口味,给我来一顿火烧+豆汁,差点没给我吃出病来。”李成蹊谈起这个,陶大勇也跟着笑道:“俞灵也没坑你,这俩样确实很地道,只是外地人真的吃不惯。”
陪客的劳志毅笑着插一句:“豆汁加火烧,单单一样还行,这两样凑一块,外地人确实够呛。其实吃惯了也没什么!”
陶大勇介绍道:“这位是老板,劳志毅,祖上是黄带子。”劳志毅听了笑道:“别提这个了,我祖上可没啥可说的。都是一群养废掉的铁杆庄稼。我听爷爷起以前的事情,那会旗人放不下架子,每天早起家里米缸是空的,也不知道出去干活找点养家糊口的钱。早早还去茶馆呆着,要不起茶,自己带茶叶,泡一壶茶呆一天的。中午就一个烧饼,还是家里带出来的。喝完的茶叶还不倒掉,晒干咯下回去的时候带上接着泡。就是死要面子。我太爷就不一样了,一看家里人饭都吃不上了,还端着干啥?趁着旗人还有点面子,赶紧带上一家跑通州来了,弄点地种点粮食。当时招人笑话,老爷子也不在乎。后来闹葛民,都说要杀光旗人。我们一家躲在农村,有惊无险的过去了。”
这家伙确实能侃,一句黄带子,整出这么一段话,还不招人讨厌。
“对了,上回你说的那个物件,怎么没听你提起了?”陶大勇问了一句,劳志毅苦笑道:“别提了,真的鸡缸杯哪有那么好见着啊,我去看了一眼就回来了,仿的!你还不能给人说破咯,那得把人给得罪死了。”
一番闲聊,气氛好了,李成蹊饿够呛的,招呼上吃的。先来一份韭菜盒子,一份窝窝头。也不客气,自己动手吃放了。等到上菜,李成蹊也有点晕乎,这里的菜比较粗狂,一锅鸡烧板栗,真的是一锅,下面还有电磁炉,锅边还有贴饼子。
这一顿吃的确实比较饱,你要说有多精致那不能,但这种粗茶淡饭的,李成蹊还挺喜欢。
吃的差不多了,陶大勇放下筷子开始说话:“李爷,蔡金贤的事情,是他们干的吧?”
李成蹊听了笑而不语,陶大勇也笑了笑道:“李爷,我们出去抽支烟。”李成蹊知道他有话要说,冲元莉等三个女的点点头。一道起身,出来站在外面点上烟。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