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孟知县救过太后(2/2)
两个丫鬟心里嘀咕,自家夫人要见的,不会是太后娘娘吧。
苏清沅随着内侍进去,这个院子是老夫人平日所住,今日太后娘娘要来,就重新打扫了一番。院子外是皇家禁军,里面是内侍和宫女恭敬地垂立一旁伺候着,威严凝重。
苏清沅随着内侍进去,孟太后端在在花梨木椅上,并无半分想休憩的样子。
“参见太后娘娘,娘娘千岁。”宫中礼仪,苏清沅自小就熟悉,相较于在刚刚众人面前,苏清沅假意而为的笨拙,这会儿无外人在场,苏清沅就利落自然多了。
在苏清沅在对老夫人的寿词中,孟太后就改变了对苏清沅的看法,她道,“哀家原以为仲衍护妻情切,对你夸大其词,不想是哀家眼拙了。你苏清沅,确实非一般女子。”
孟太后提到小县令,苏清沅心中惊讶,一个不受待见的孟家庶出六爷,仿佛与孟太后关系不浅,虽说小县令是孟太后侄儿,但孟太后的侄儿可不止小县令一个,这么看来,小县令远去浔阳,就如她所料,是为了办一件大事。
“你好像一点都不吃惊。”孟太后道。
苏清沅道,“太后娘娘一来,便点名要见臣妇,看了之后,又不说什么,臣妇心里就纳闷,以太后娘娘您的身份,何须惦记我这个微不足道的孟家六夫人的身体健康。戏台上《双龙会》还未演完,您就离开了,还带走了孟家唯一的孙子。只怕您和老夫人之间,已经达成了某种约定。”
“仲衍果然没娶错人。”孟太后目露欣赏,“哀家这一辈子大起大落,也见过不少人,你给哀家的感觉,像是哀家当年的一个故人,尤其是你们的眼睛,是那么的相像。但你还年轻,若是她还在,也是和哀家这般年纪,鬓染白发了。”
孟太后口中的故人,苏清沅自然知道,说的是她已故的母妃,都说她的眼睛像极了母妃。
“坐吧,都是自家人。”从辈分上,孟太后是小县令的堂姑母。
苏清沅谢恩。
“这么多子侄辈中,哀家最看重的是仲衍,你知道为什么吗?”
苏清沅哪里知道,便不说话。
“当年哀家所住的瑶华宫大火,是仲衍救了哀家。”
小县令也去过京师?还救了孟太后。苏清沅惊愕,孟仲衍这个小县令到底藏了多少秘密是她所不知道的,还有,既然他来过京师,并且他是柳赟的结拜兄长,没道理她对小县令一点印象都没有。那会儿,小县令和柳赟还是兄弟情深,并无深仇大恨。
苏清沅道,“夫君靖康元年去汴州,是为了参加科考吗?”
“是啊,仲衍这孩子,心怀天下,总想着为百姓做点事。”孟太后谈起孟知县,一脸感慨,“可这孩子太实在,为了见一个重要的人,科考前一晚被人灌醉了,就错过了科考的时间。”
靖康元年科考的前一晚,那个日子,苏清沅也记得,那是她身为帝姬,举办的最后一次隆重的宴席,邀请来的都是汴州皇城中的王公子弟、年少公子。她就依在柳行之身上,享受着这一世的繁华。帝姬之尊,要什么的俊美男儿没有,什么驸马,那是父皇指给她的,她想召见就召见,不想召见就不召见。那会儿,她心里眼里,都是她的行之,为了博他欢心,她使出了各种解数,请来所有人来陪他。
对了,好像他还带了一个人来。
那个人,不会是小县令吧。
苏清沅心道,原来那晚小县令是被柳赟灌醉了,所以才会错过了科考的时间。这个柳赟,明摆着就是不让小县令当官。
本书来自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