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南京教案(1/2)
高杰皱着眉问道:“师兄,我来京也有几个月了,平日里从未见过有外域的传教士,怎么今日却碰上这么多?”
骆养性微笑道:“这些外来的传教士是今日方才进入京城的,走的正是我负责戍卫的南城城门。 此前,我已经事先接到了叶向高和孙慎行两位大人的命帖,言明这一行外来的和尚是他们的贵客,命我放行。在他们进城后,我有些不放心,便寻迹而来,碰巧遇到了方才的争斗。”
姬龙峰道:“也就是说,以前从未有过像他们这样的妖怪来京咯?”
骆养性摇头道:“大头,这些人不是妖怪,只不过是来自外域的传教士罢了。而且,他们也不是来我大明的第一批传教士。听我爹说过,在先皇万历帝时,曾有个叫利玛窦的传教士到了北京,很受万历帝的青睐,也得到了许多公卿大臣们的礼遇,在当时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只是,后来因为一起偶然的事件,所有的传教士都被本朝驱逐,之后便再也见不到这般来自外域的传教士了。”
高杰好奇问道:“偶然事件,那是怎么一个情况?”
骆养性想了想道:“细节我也不是太清楚,只了解一点大概的情况。据说,事件是在利玛窦去世后第六年发生的,影响巨大。。。”
原来,利玛窦为了在大明顺利传播天主教,采取了“合儒超儒”的策略,让西方修士入乡随俗,脱下僧袍,换上儒服,住进中式房屋,并潜心研究中国经史和伦理,寻找其中东西方文化的融合点。在同朝野名流交往的过程中,这些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又熟读汉文典籍的西方传教士,自然赢得了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好感和信任,从而达到其传播信仰的目的。但有些狂热的传教士们,认为利玛窦过于迁就中国人,影响了天主教的“纯正性”,发展教徒速度太慢。在利玛窦去世之后,开始改变利氏的传教路线,采取激进式的传教方式,坚决排斥儒家思想,严禁中国教民祭天、祭祖、拜孔子,激起了社会人士的反感与怀疑。
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沈榷到南京任礼部侍郎,他崇信佛教,对天主教毫无好感。当时,天主教在南京建立了教堂,教务有很大的发展。1616年,沈榷向万历帝写了几封信,信中极力批判天主教的教义和教徒,认为他们对皇帝和中国的文化都很不尊重。他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提出了种种理由,列举了一系列证据,完全否定了天主教,甚至说天主教的历法也破坏了中国人的道德秩序。还说在华天主教传教士与白莲教有染,图谋不轨。当时已加入了天主教的徐光启上疏辩护不果。
沈榷最初的两次尝试并没有成功,第三次他联合了皇帝的一位亲信和其他几位高官共同攻击天主教。一些传教士如王丰肃、谢务禄等在南京被逮捕,朝廷宣布了天主教的一系列罪行,七月十二月庞迪我、熊三拔等人从北京被押解澳门。他们所建立的教堂被拆毁,一些墓地也遭到破坏。
这是明朝末年西洋传教士在华的第一次重大挫折,传教士们被驱逐,在中国内地几乎无立足之地,史称“南京教案”。这次教案持续了三年的时间,直至1621年沈官员被撤职。
听完骆思恭的叙述,高杰若有所思道:“这么说,如今的大明,对这帮来自神圣罗马教会的传教士的态度有所转变咯?”
骆养性略一沉吟,回答道:“这我倒并不清楚,似乎并无正式的通告!不过,当朝首辅叶向高、礼部尚书孙慎行等权臣俱是天主教的支持者,况且还有利玛窦在大明吸收的第一代教徒中最有名的三个人徐光启、李之藻跟杨廷筠的定理相助,想来这来自外域的教派很快又将在我大明重整旗鼓的。”
对徐光启,高杰是早就闻名已久,却没想到他竟然是大明最早加入天主教的信徒。其实,徐光启、李之藻跟杨廷筠三人都是专心学术研究的士子,因仰慕利玛窦带来的西方天文、数学等方面先进的科学技术,成为了天主教在大明的代表人物,被称为“圣教三柱石”。
骆养性将杯中温暖的米酒一饮而尽,随即起身道:“小杰、大头、悟空,我尚有要务在身,不能陪你们久坐,这便去了。这两日,你们找机会到府上来,熊兆珪和王睿王曦兄弟俩可是想你们想得紧!”
想起此前在深入后金腹地历经生死的一段难忘经历,高杰等顿时露出微笑,立刻应允下来。
送走骆养性,高杰等也未久坐,便结帐准备离开。
在走出小酒馆大门时,一个身穿布衣、面黄肌瘦的中年汉子醉醺醺地和他们三人擦肩而过,东摇西摆、踉踉跄跄之间,和高杰等碰撞了几下,歪歪斜斜顺着柜台坐在了地上,兀自酒醉迷糊地嬉笑着,嘴里不知在嘟囔着什么。
姬龙峰喝骂了几句,跟着高杰走出酒馆,正要冒雪而行,却被高杰一把拉住,三人一起闪身来到酒馆旁。
姬龙峰缩了缩脖梗,不解道:“小杰,这么大的雪,冷死了,你不回家,拉着我们躲在这里做什么?”
高杰面带神秘的微笑,低声道:“大头,刚才,我们又碰到高人了!”
姬龙峰立刻来了精神,瞪大眼睛兴奋道:“高人?!又有架打了?!”
高杰一巴掌拍在姬龙峰脑袋上,没好气地道:“打架打架,除了打架你还知道什么?!你不是才发了饷银吗?掏出来看看,还剩下多少?”
姬龙峰顿时警惕道:“做什么?跟你这个财主相比,俺可是个穷人,就几两散碎银子的家底,你可别想找俺借钱!”
高杰气得哭笑不得,骂道:“没想到你不但是个武痴,还是个吝啬鬼!”
姬龙峰白了高杰一眼道:“饱汉不知饿汉饥!”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