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第223章 肚兜扑到他脸上去了(2/2)
皇上是一头雾水,巡城将军做了半年了,一直循规蹈矩,没出什么纰漏,他甚是满意,怎么好好的不做了。
有那心直口快的大臣,想也不想就把昨儿肚兜的事抖了出来,好么,李黑将军一瞥眼,连隔着许远距离的他,都感觉到有一股浓浓的杀气扑面而来。
就这样,他敢把肚兜的事往侯府里揽吗?
非但不敢,还得下封口令。
万一叫李黑将军知晓了,一拳头打过来,他如愿被皇上贬去边关,他估计还得挂彩。
冬梅站在一旁,一脸的惋惜泄气,还以为侯爷会发怒,把芍药打发出去呢,没想到就这样偃旗息鼓了。
关于肚兜的事,大家是一笑而过。
老太太转头看着武锦侯,问道,“今儿早朝,右相没提裴七少爷的事?”
武锦侯摇了摇头,“亲事倒是没提,不过倒向我道了谢,若不是柳大夫及时去相府帮着七少爷退了烧,怕是要留下不小的后遗症。”
发烧难退,时间久了,容易烧坏脑子,武锦侯倒是不担心这桩婚事了,就冲这份救命之恩,亲事也是板上钉钉的事。
老太太拨弄佛珠,对这桩亲事,她是满意的。
不论是裴家的权势,还是裴七少爷的风骨,老太太不但极为满意,甚至心中还有一股子自己的孙女配不上人家的感觉。
不过想到另外一桩亲事,武锦侯的眉头就皱的紧紧的。
以前京都也不是没出过容锦叶和东钦侯世子那档子事,可是大多都会在三天之内,或者七天之内,就成亲完婚。
可是自己辛苦养大的女儿,还是第一个女儿,他也是倾注了不少心血的,用一顶小轿就抬给别人做了妾,他心里如何舒坦的了?
叹息一声,武锦侯从袖子里掏出一沓银票搁在桌子上。
老太太看着那一摞银票,眉头挑了挑,不解是什么样的银票让自己的儿子叹息,“这是?”
武锦侯端起茶水,借着茶水氤氲之气,掩盖住眸底的失望之色,道,“这是今儿早朝后,宣平侯给我的,算作锦叶的聘礼。”
“昨儿谈妥的,以平妻之礼来下聘,后来宣平侯夫人左思右想,觉得以平妻之礼下聘,最后迎娶了个妾回去,不妥,又不好反口,便折算成银子交给了我。”
老太太听了脸色一变,“这是什么意思,我武锦侯府缺这么点钱吗?!”
虽然价值等同,可外人不知道宣平侯府下了聘,只知道武锦侯府一顶小轿,带着一堆的陪嫁,把辛苦养大的女儿送去了宣平侯府,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宣平侯世子占了武锦侯府庶出女儿的便宜,武锦侯府吭都不敢吭一声,一顶小轿把女儿送了去,平息流言蜚语。
这是怂。
让武锦侯府平白在宣平侯府面前低了好几等!
老太太知道这一切都是自己的孙女儿自找的,可是宣平侯府没有证据,外人也不知道,就这样低贱侯府的女儿,连带着那些未嫁的女儿将来都抬不起头来!
外人会觉得武锦侯府气势不足,连自己的女儿都护不住,与武锦侯府结为亲家,只怕也给不了未来女婿什么助力!
老太太的态度很明确,这些银票她不同意收,让武锦侯找人给宣平侯送回去。
“告诉他,我武锦侯府不缺银子,我同意府上姑娘做妾,是尊重宣平侯世子定亲在前,也是给府上姑娘一个警醒,乱动心思不听长辈之言,后果便是如何,锦叶是送错了信,可是宣平侯世子为什么要去赴约,他不知道锦叶是他庶弟的未婚妻吗,一个巴掌拍不响!”
老太太越想越生气,气的头都有些晕乎乎的。
武锦侯忙站了起来,怕老太太再次气晕。忙道。“我这就让福总管把银票送回去。”
武锦侯匆匆忙离去,走前还给锦玉使眼色,让她好好劝老太太。
锦玉很无奈。这叫她怎么劝,她心底可是觉得容锦叶是自作自受,活该有此惩罚。
可是老太太关心的是侯府颜面,关心的是所有人的前程。
老太太原就是强撑着,大夫人被禁足,侯府就她能管事,她要是还躺在病榻上,府里都没个能拿主意的。
怕是歇着,也歇不安稳,这些事倒是可以交给二太太,可是二太太自那日被容锦云气了后,回去就病着了。
真病假病不知道,反正锦玉知道,以二太太的性子,有好处的事她才参合,没好处的事,她肯定躲得远远的。
锦玉还真的猜对了,这会儿二太太正在屋子里烤着火,嗑着瓜子,心情大好。
本书来自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