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2/2)
谢青瑶对这种逻辑十分不屑。
活人都不怕,难道还会怕死人吗?如果毒是她下的,她也未必便不敢主动请缨走这趟差事!
这句话当然是没必要说的,谢青瑶连一句闲话也不愿说,估计正事已经说完了,便起身告辞。
君御涵却叫住了她。迟疑许久才道:“路上不太平,你多带一些侍卫,还有……莫先生需要回京做一些事情,我会安排他与你一同上路。”
谢青瑶略有些诧异,却没有多问。
便是有疑虑,她也宁愿去问莫浅。君御涵这里,她是一刻也不愿多待的。
谷中人少,又多是粗鲁的军中汉子,对朝中那一套繁琐的丧仪知之甚少,所以太妃的身后事。办得可谓寒酸。
八月天气远远算不上寒冷,灵柩要送回京城,只能选择火化。对君御涵而言,这显然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
火化那天,君御涵再次昏倒。倒坐实了他“自幼体弱多病”的传言。
谢青瑶对此难免存了几分疑心,只是,此时的她没有太多的心情去理会这些。
不管是君御涵在作假还是孙红素又搞鬼,事情似乎都与她没有太多的关系。谢青瑶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的心肠居然比从前硬了许多。
滴翠谷中的事,谢青瑶渐渐地不愿多管,甚至连问也不肯多问了。
此时的她,就像一个局外人,谷中的每个人心里似乎都藏着秘密。但她并不想知道。
这一次走,未必便能平安无事地回来。或许对于滴翠谷而言,她确实一直是个外人吧?
太妃的死因依旧没有查出个头绪来,君御涵居然似乎并不着急。
谢青瑶已经不懂他了。她唯一可以确信的是,对于她将要离开这件事,他的心里是如释重负的。
作为“包袱”被甩出去的谢青瑶,心中必然是五味杂陈。
她知道自己不该来。
君御涵的心里没有她,她却赖在这里半年之久,算得上是足够死皮赖脸了。
如今,这样的日子终于要结束了。岂止君御涵,其实就连她自己,心中也有几分难以掩饰的雀跃。
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离开之前,谢青瑶觉得自己是需要缅怀一下的。
在滴翠谷中漫无目的地转了几圈,她却悲哀地发现并没有什么值得缅怀的地方。
这半年里,她与君御涵见面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一天,而且几乎全部是在太妃那里,在他的身旁坐着孙红素的时候。
这山谷之中,竟没有任何一处地方,拥有她和他共同的记忆。
于是,谢青瑶勇敢地决定,她要去向君御涵,认认真真地道个别。
除了兼做议事厅的书房之外,君御涵并没有单独的住处,要找他,只能到孙红素那里。
那是谷中最清幽的一处院落,与谢青瑶所居之处的偏院冷寂不同,孙红素这里,有一种闹中取静的情致。
无处不在的湘妃竹、海棠、芭蕉、凤凰花……将这一处院落渲染得繁复而热闹,即使如今大部分的花木已经被白幡遮掩,也依旧掩不住它曾经的芳华。
踩在青石铺就的小径上,脚底湿冷的气息瞬间传遍了全身,谢青瑶第一次理解了“凄清”二字的含义。
她当然并不打算在别人的院子里伤春悲秋。
低着头走完了这一条并不漫长的小径,谢青瑶正犹豫她是该大大方方地走进去,还是该找丫鬟通报的时候,却听到房中隐隐传出一阵低语,正是孙红素的声音。
不知是出于什么心理,她一刻也没有迟疑,立刻矮着身子躲进了芭蕉丛中。
“莫先生的为人,自然是可以信任的,只是……焉知他不会一时糊涂,受人蒙蔽……那天,谷中不止一个人看到他和瑶儿在井台边说话……王爷便是相信他们,也该知道三人成虎的道理……”
孙红素的声音压得很低,谢青瑶屏住了呼吸,勉强听出了一些断断续续的词句,却已经足够让她心惊。
只听孙红素又继续说道:“谷中所有的饮食都没有异样,只是太妃屋里泡茶。一向只用合欢树下那口井里的水,为的是喜欢那水中的清冽之气……有毒的恰恰是那口井里的水啊!涵,我相信莫先生和瑶儿都不会蓄意害太妃的,这件事,一定是有人从中作梗……”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