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一九章 赴宴(1/2)
一开始,几个孩子都很兴奋一直叽叽喳喳地,讨论着曹家到底有多气派,连派去的几辆马车都装饰的如此精美,里面的饰物华贵无比。单就从这几辆马车,就可以看出曹家的财力。
马车与拉脚的马车自然不同,车厢上是厚厚的墨绿色毡条,车顶上还围了一圈络子装饰,车帘上有特殊的标记。不是张扬的华丽,但是那份大气与精致,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车主的身份非富即贵。
黄锦有一句没一句地和几个孩子搭腔,时不时探出头,看看车外。
冬天的早餐,雾气有些多,一路上都雾蒙蒙的,看不大清楚。四周又极为安静,孩子们说了一会,就累了。他们是天没亮就出门了。起的有点早,黄锦几个孩子,随着马车的摇晃,慢慢的,一个个摇头晃脑的,就都谁的十分香甜。
二十多里路,一个多时辰也就到了宜春县的城门下。此时,周围叽叽喳喳的人声,让睡的迷迷糊糊的黄锦,慢慢清醒过来。她掀开帘子,往外看。
虽然已经到了腊月,但最近的天气非常不错。黄锦他们到城门地下,太阳已经出来了。
这是黄锦第二次有机会到袁州府。上次是因为黄永康在宜春县衙受审,黄锦跟着黄仲谦到宜春,在胡有生家住了两天。说实话,那次因为猪死了,大家的心情不是很好。但这次不同了,这次大家满是喜气地,要去喝喜酒啦!
到了宜春城外,黄锦探出小脑袋,一个劲地看窗外。或许是走的慢了,或许是心境不同了。这次黄锦终于慢悠悠地看清了宜春城的情况。
城门和城墙都异常的高大、厚实,更显得样式十分古拙。走近了,可以看见裸露出来的大青石,上面还有着刀砍斧凿的痕迹。有一段的城墙顶上,还留着一个铁锅大小的豁口。那显然并不是建造的时候留下的,更像是冷兵器血战留下的印记。
黄锦曾听老人提过,宜春城是一个好地方,自古风调雨顺的,也没啥大的灾难。若说唯一的灾祸,就是一百多年前,前朝末年的农民起义了。那时,几伙势力曾在此交锋。据说太祖也曾在江西和一陈姓大将血战,险些战败。而这一战的胜利,直接影响了战局走向。
周围的声音渐渐远去,灰蒙蒙的雾气中,黄锦几乎感觉穿越时空,到了那惊喜动魄、改朝换代的战场上。
城门边的嘈杂声让她意识到,她穿越的是相对稳定的大明朝,不出意外,应该不会有改朝换代的血腥战争。想到这,黄锦就更加放心了。她可不希望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性命不保的年代。
此时,虽是深冬,城门外也是一片热闹的景象,不少人挑着各种东西,间或进城。两个官差正在在城门边,仔细查看那些外地人的路引。进城的秩序维持的非常好,官差,也没有前世电视里演的那种,个个趾高气扬的。俞县令治下应该是非常有方的。
有点冷,黄锦的身子往回缩了缩。四周古朴的气息,交织着她脑海里的画面,不禁让黄锦感慨万千。
城墙外郁郁葱葱的松柏,远远近近散落的民居,各种声音重新又在耳畔响起,刚才那种冰冷、苍凉的气氛一下子消失了。人类繁衍生息的力量是如此的强大,不用沧海桑田,只需要几十年,便是一番新天地。
进了城,在一处三岔路口,曹家派来的管事征求了黄胜祖和黄盛宗的意见,直接一路朝西走,到了宜春城城西。
一路上,黄胜宗都在打听离曹家还有多远,管家都恭敬地回答。最后,听管家说穿过一条接,不远处就是曹家了。
“曹家附近有没有好点儿的茶楼,我们先去那打个尖。”彭氏笑着问管事。
“有,当然有。这一块可是宜春城有头有脸的人住的地方。四周有好几座茶楼,其中最好的就是大益茶楼。”管事笑着道。
“行,那咱就去那。”彭氏道:“要麻烦管事的,到了大益茶楼,停一下。”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