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必胜的底牌(1/2)
就在东正教大牧首公开力挺皇室的次日,在生存危机下被逼出了前所未有的工作效率的沙皇尼古拉二世破天荒地表态要召开议会,实行宪政,引来了国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一片欢呼。
不久之后,沙皇尼古拉二世正式签署了《改善国家制度宣言》,宣布人民的人身不可侵犯,具有信仰、言论、集会和结社自由,杜马为国家立法机构,并且以最快的速度确定了杜马选举的时间,此举很快就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大喜过望的沙俄各大党派纷纷踊跃参加,仍然坚持武装斗争的布尔什维克被迅速孤立,处境不可避免地急遽恶化起来。尤其是东正教会依靠着在沙俄民众当中根深蒂固的影响力跟布尔什维克抢夺民众,同时还利用教权严厉打击传播“危险思想”的人士,对布尔什维克的发展壮大更是妨碍极大。
随着时局的变化,很多之前加入了起义队伍的人士又重新奔向了沙皇的怀抱,那些心存怀疑的也开始疏远布尔什维克、以免受到牵连而被镇压,才不过十几天的时间,起义武装的总数就由最多时的几十万人锐减到了十万左右,而这些坚定的革命者几乎全是红军。很显然,布尔什维克现在已经只能完全孤军奋战了,国内大大小小的政治团体,无论右派还是左派,都无一站在它的身边......
不过,现在的布尔什维克可不像历史上1905年革命时那样弱小,不仅仅人数更多,而且政治上也更加可靠。
更重要的是,部分归功于沙俄军队打下的底子、更得感谢中*校提供的培训机会(虽然时间不算太长,但至少比黄埔完整多了。),导师从中国带回的几千名同志当中有超过三千名合格的军事干部,他们对各种先进战术和军事理念有着相当深刻的认识、素质之高只在沙俄军队现役的绝大部分军官之上,而不但擅长发展组织、还懂得基本军事常识的合格政工人员则数量更多,这样的条件,历史上别说是1905年革命,就算是到了1918年也有所不及。
俄国士兵吃苦耐劳、悍不畏死,就连拿破仑也称赞过,之所以沙俄军队不堪一击,除了国力贫弱与军制和战术的落后,主要是因为大多出身于贵族官僚的军官、特别是中高层军官普遍*无能而又残暴不仁,因此俄军的士气一直不高(油水很足的时候除外)。如今布尔什维克有了那七八千名军政干部作为红军的骨干,部队不但凝聚力极强,士气也始终高昂,就算革命形势看起来有些不妙,也远非现在其实只能说是回光返照的沙俄政府军可以相比。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