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地中海风云(二十四)(1/2)
八月的内罗毕,秋高气爽,风和日丽。
因“新月岛会议”而被全世界关注的纳瓦沙湖,随着会议的结束,也渐渐回复了它原有的宁静祥和。
充满了原木清香的新月楼一楼大堂中,穿着打扮得像个居家好男人的程功,两眼轻合,老神在在地端着在中央主座,安静地听着堂下分列两排座位上坐着的陈训恩、戴雨浓、蒋方震、陈厚甫、孙佐民、卡纳里斯、高志航、沈叔逸、顾维君等东华帝国军政要员一一作例行述职。
“……帝国战时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优势地位之所以能持续保持,主要得益于皇室对帝国经济的干预。”内阁总理陈训恩神情郑重严肃地侃侃说道:
“帝国皇室对经济的干预并不是表现在采取工业国有化的形式,而是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对资本的再生产进行干预。其主要特点是不断地依靠增加帝国国家财政预算中的财政支出,依靠军事定货和对垄断组织甚至中小私营企业实行优惠税率来刺激生产,增加社会固定资本投资。
虽然帝国没有在战时实行工业国有化,帝国的经济体制依然保持着较大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但是,帝国政府对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进行大量的投资。比如帝国对信息产业的投资,从1938年至1942年6月共计投入156亿亚元,对航空工业的投资,从1938年开始每年投入50多亿亚元。
内阁积极响应圣上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号召,所有制定并推行的政策都符合战时科技革命的需要。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对帝国的经济繁荣有着直接作用。
然而,对科技术产业部门的投资风险高,因此帝国政府主动出面承担起这对这些部门的投资任务。为了维持帝国对外高出口水平,帝国一方面在‘援外’项目下通过被援助国家购买进行出口,另一方面对某些某些帝国产品的出口实施补贴。
在‘援外’项目下提供的出口在帝国出口比重中,1940年占46%,1941年占30%,今年预计将占25%。此外,帝国政府还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科研和教育网点,推行社会保障政策,在缓和国内阶级矛盾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目前,帝国的工业生产以年增长20%的速率进行递增。截止今年6月底,帝国拥有全世界煤产量的25%,原油产量的35%,钢产量的25%,汽车产量的50%。农产品比1938年增长了三倍,一个农民能养活48.2个人。
原沙特阿拉伯、利比亚和尼日利亚十个世界级大油田的开发,确立了帝国在非洲的石油工业和石油化工等新兴产业的布局和发展。但是,以英国和德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对中东油田和利比亚油田虎视耽耽,内阁分析,石油很可能会引发欧洲国家与非盟之间的战争。”
听到内阁总理提及沙特阿拉伯、利比亚和尼日利亚的新油田,程功缓缓睁开眼睑。
非洲的石油储量超过156亿吨。主要分布在北非和西亚几内亚湾地区,在后世号称是第二个波斯湾。
这年头,要想让近两亿非洲人民迅速摆脱贫穷落后的现状,发展石油工业和石油化工产业,并以此来带动轻工业和日化产业,是程功经过反复思考后确立的非洲经济发展战略方针。
拥有世界最强大武装力量的程大皇帝,压根就不用担心非洲石油资源的发现和开采,会引来欧美资本主义强盗的巧取豪夺。
相反,程功的目的是想利用非洲的石油资源,引发一场非盟与欧洲的石油战争,并以此为契机,更进一步确立非盟对东华帝国的依赖。
海量的石油资源,占全世界三分之二的黄金储量,足以确保亚元取代英镑和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国际货币结算单位。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