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朝堂新格局(1/2)
长安,魏王府邸,魏王李泰正在奋笔疾书,边写嘴里还怨恨的说道:“蜀王李恪,岑文本、萧禹你们利用了我二十年,现在我成为了整个长安,整个大唐的笑话,所有人都知道我被骗了二十年,我恨你们,太子我做不了了,可是你们也休想如意,我就算是死,也会给你们制造麻烦的。”第二日,早朝,魏王李泰向皇帝李世民提出了辞行,希望能够前往封地,这让群臣很惊讶,群臣们知道只要李泰前往封地,就意味着他彻底放弃了太子之争。皇帝李世民也很不舍,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宠爱多年的儿子。但是李泰态度坚决,去意明显。皇帝李世民最后无奈同意了,心中充满了对这个儿子的愧疚,也觉得这个儿子很可怜,被人利用了二十年。于是,决定给予魏王李泰补偿,给了李泰很多赏赐,土地、仪仗、卫队等都几乎与太子相同。
可是李泰拒绝了。李泰对着皇帝说:“儿臣,对父皇只有一个要求,恳请父皇立九弟晋王李治为太子!”说罢,跪了下来。又接着说:“除了立晋王李治为太子外,立其他人,儿臣不服。”
皇帝李世民想同意,可是见群臣没反应,就没有说话。而此时,军中代表李靖、李绩竟然双双跪下,恳请皇帝立晋王为太子,军中武将也都跪下恳请皇帝。众臣们纷纷猜测为什么一向中立的军方,会这么做。他们猜测只有一种可能,皇帝授意的。长孙无忌、李孝恭、李道宗、许敬宗等一见此情形,知道机会来了,于是纷纷跪下,恳请皇帝立晋王李治为太子,李氏皇族、关陇贵族、山东豪族、曲阜孔家、道家等,纷纷跪下,恳请皇帝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
蜀王李恪竟然也跪了下来,恳请皇帝立李治为太子,岑文本、萧禹等也纷纷跪了下来。皇帝李世民看到整个朝堂,除了自己,站着的只剩下李治时,于是接受群臣上表,册封李治为太子,册封武媚娘为太子妃。
李治册封为太子后,各豪族、群臣们纷纷前来晋王府庆贺,李治亲自迎接众人,对众人的支持表示感谢。李泰、李恪也来了,三个人又聚在一起喝了场酒,不过李泰、李恪话不投机,一场酒喝得很无趣,就草草结束了。
第三日,早朝,刚成为太子的李治,就举荐工部侍郎冯元常为工部尚书,顶替被侯君集灭门的杜楚客的位置;举荐刑部侍郎刘仁轨为刑部尚书,顶替张亮空下的位置;举荐大理寺少卿狄仁杰为大理寺正卿。皇帝表示同意。如此一来,李治就将大唐的“户部、礼部、工部、刑部”彻彻底底控制在手中。
第四日,早朝,皇帝李世民下达诏命,任命蜀王李恪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参与政事,提拔中书侍郎岑文本为中书令,参与政事。
下朝后,李治回到东宫,狄仁杰感到愤愤不平,既然已经册封晋王为太子了,为什么还要任命蜀王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