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重生孙策 > 第六十一章颜良过河

第六十一章颜良过河(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一夜新娘:与坏总裁同居 一元新娘VS全球首席 异界骷髅兵 养女遇上高富帅:101次抢婚 弃皇恩负天下:绝世师尊 101次求婚:黑帝的天价恋人 黑道老公:宝贝,让我疼 亲吻亿万老婆 大风水师花都逍遥 特工皇妃:皇上我要废了你

感谢好友古啊与26422964的打赏!急xng扁桃体发炎几天了,痛的饭也不能吃,天天要吃药,真是好苦好难好痛!

没想到一个迁都的提议,会让献帝的反应如此激烈。张纮却是了然的笑笑,并不再说话。

反正献帝能吃苦,迁不迁都也并大碍。以江南如今的人力财力,重建一个本就城墙完好的洛阳城,也不过是三五个月间的事。其实真正苦的不过是这些忠心的大臣罢了!

尽管按张纮所说,需担心守城战事。众臣之中最通军事的董承依旧忧心忡忡说道:“可是,张将军!就算你所说的援军是三千铁骑,加上城中的守军不过万五之数。

可城外乱兵足有五万余人马,你怎能如此肯定就能获胜,若是你江南军败了呢?”

对于董承的再次追问,这回张纮却只是笑笑,再没有回答。对于孙策成军以来,大小战事一败迹的成就,张纮可不信,主公此次会必胜的把握,就亲自前来洛阳。

而只用一股较小的实力占据洛阳,还可以让袁绍与曹o对后路比较放心。但这些文臣的担心总是会有,解不解释也没有大的作用,还不如省些jng力,多想想该如何重建宫室为好。

正如洛阳宫中一般,正在大河两岸对恃已久的双方,不论是袁绍还是曹o此刻都十分关注着洛阳的局势。不过因为斥候的回报未到,两人并不知道太史慈昨r收编的四千河内jng兵。

没有人觉得江南军凭这一点人马,能挡住李郭乱军的攻击。此时,袁绍经过月余的思考,终于已想清了迎接献帝对冀州的好处大于弊处。

故而他终于下了决心,在刚刚到达延津,立即就下令大将颜良率三万大军,从白马津突然强攻渡河。而袁绍自己则率领其余的八万人马,继续守在延津与曹o对恃。

想要趁曹军大部被颜良牵制到白马之时。再一举过河消灭曹军,全面占领兖州。袁绍的灵机一动,声东击西之计果然奏效。使得颜良的三万大军顺利突破了曹军的对大河的封锁。

曹军本就相对薄弱的兵力,大多正在延津与袁军相对。对于白马津。曹o已经算是十分重视的安排了五千jng锐守军,由长子曹昂亲自率领守卫。并由大将李典辅助,可以算是万一失。

但是袁绍军的突袭让曹军有些措手不及。()大将李典虽然勇猛,却在混战中败在了号称万人敌的颜良手下。

最后还是曹昂亲自率领卫队,奋不顾身的拼命反击之下,将李典从颜良刀下抢了回来。

本就军心惶惶的曹军加上主将战败,斗志顿丧。身为主将的曹昂只能带残兵且战且逃。渐渐退到离开渡口五十里外的白马山下。

并以最快的速度派出jng锐的斥候,向曹o主营报急。颜良顺利渡河,占领白马津。

在孙策的有意意的安排与催化之下,决定袁曹命运的官渡之战正式开始。

尚在延津的袁绍,接到颜良攻击胜利的消息大喜,立即召集所有文武前来议事。他将白马的军情一宣布,立即引起一群属下如山的称颂。

“主公英明之极,指挥作战如天马行空。迹可寻,战法高明!出神入化!”

让一群饱读诗的属下,作出详细的战略战术不易。但要说出一堆拍马之语。让袁绍开心那还是很轻易的。不过拍完了马屁之后,终究还是要回到正题。

袁绍刚刚高兴了片刻,让他头痛的问题就来了。趁着袁绍正笑的心花怒放之时,心境刚刚有所恢复的沮授上前道:“主公指挥若定,颜将军冲锋勇猛,轻易突破大河天险。

属下以为如今我军正应乘胜追击,扩大白马胜势。彻底击溃曹军让曹o再翻身之余地!”

“唔!哈哈!公与所言甚是,要让孟德再翻盘之机。我军兵马三倍于曹军,本将倒要看看如今他曹孟德最大的依仗大河之险已破,还能如何抵挡我军的进攻!”

“属下以为。应当立即向已经渡河的颜将军部,增派大将与兵马稳固我方已占领之地!”

心情正好的袁绍正思索是否应当向颜良增兵。见沮授的提议让主公微微摇晃起了脑袋,熟知主公思索习xng的郭图知道,主公就要答应沮授的提议了。

那样一旦冀州军大胜,就没有自己一方的功劳了。眼珠一转急忙打断了袁绍的思考。

“主公!颜良将军此去白马足有三万jng兵,已足以打开白马的局面!若是我方援军眼下再赶去。路上至少要走两r,等到白马亦是马困人乏。

如若曹o察觉我军动向,亦是调兵前往白马,则我军必将陷入与曹军苦战中!以属下之见,我大军还是以逸待劳,在此牵制曹军,使其头尾难顾方为上策。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亮剑:我带李云龙打富裕仗 谍战:红鸾归巢 抗战:我有无限援助 抗战从淞沪开始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桃花女将要退婚,被迫称帝她哭了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你跟本皇子提分手,取消婚约你哭啥? 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