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灭明.兵变(三)(1/2)
尹峰最近似乎越來越恢复了其本性及爱好。繁琐的政务、军务都开始分配给新成立的王府政务院各部门及徐鸿基等书记官们去做。自己忙于组建中华大学堂及中华军兵器研究部内的研究工作。
他本來就不愿意在东北战事刚刚告一段落之际。立刻就对明朝动手。
生性喜欢稳扎稳打的尹峰在年初股东大会上提出的战略。实际上是中华军那些将领鼓噪的结果。中华军及中华公司向來重武重商。在多年的中华军军功卓著、军人地位日益增强。大批年轻人成为了中华军军官。大量退伍军人在尹峰的法令下。成为各地屯田农庄的庄头、移民村寨的村长及各自卫团、开拓团的首领;同时。随着《军功分地令》在尹峰统治区的颁布。退伍军人成为各移民村寨的头面人物。在各个殖民地的村寨、屯田农庄、种植园中更加是掌握了实权。中华军军人势力无论在经济还是政治上。都是已经能和中华公司的大商人集团抗衡。
因此。最着急想灭了大明朝的人。就是这些中华军军人。他们渴望更多的功勋。也就是更多的财富、土地或者荣誉、地位。
尹峰开拓疆土的地方。是传统儒家文化影响很弱的沿海地带。而儒家文化靠潜移默化來影响底层民众。从來沒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那样对外开拓的精神和战斗力。所以尹峰的统治区汉人居民很快接受了他那一套西洋杂学和号称的墨家、道家学问。尹峰构建的以退伍军人为骨干的地方政治组织结构。在村寨自治、治安、动员等方面体现出了高效率。运转起來远比大明朝的一盘散沙状小农体制强;由于需要开拓大量土地。相对的劳动力缺乏。促使兵器研究部和公司工场部发明了不少节省劳动力的机械。用于大规模的军工、丝绸、陶瓷加工、粮食加工等方面。使得中华军统治区在技术上对明朝内地具有了优势。
华夏天下。礼教国家。是现在朝野人士惟一可以自恃自傲自卫**的。动摇了这一点。就动摇了文人官僚阶层的信念基础。但是。中华军和尹峰的言论、表现。恰好动摇了这一点。体现出朝廷处处不如人。从器物制度到学问人心。这简直使一些忠于明朝的文士如丧考妣、感觉天塌地陷了。
不过。后期投靠尹峰的明朝文士。大多秉承中华文化中“上有所好。下必效耶”的传统。都在表面上极力推崇尹峰的学问。并且努力学习西洋杂学。尹峰开设的科举。虽然也考四书五经。但主要考试内容是政策实务。甚至考算学、公文写作。
本來中国老百姓只要自己小日子能过稳当。对谁当皇帝、谁坐天下并无什么意见。因此。实际上在尹峰统治区。大明朝的影响力已经几乎消失殆尽。即使是有点学识的文士。上上下下推崇西学、杂学。理学、心学一类的儒林学术根本沒有市场。因此。实际上中华靖海王如果想推翻明朝取而代之。在自己的统治区内基本上是不会有什么阻力了。除了那些中华军军官。想早点成为从龙之臣的文士儒生。在推翻明朝一事上。甚至比尹峰本人还要着急的多。特别是尹峰的中华军登陆辽东以后。很多不得志的文士渡海投靠他。鼓吹海之中华才是华夏正统。举大禹治水在东海之滨为例子。全力怂恿尹峰立刻跨海伐明。大明朝的科举生员、秀才一个个成为了最积极的反明斗士。
尹峰下令推迟灭明的时间后。全身心投入大学堂的筹建工作中。在尹峰推动下。中华大学堂即将成立。它将包括原先中华公司开办的技术学院、政务书院以及原属海军的水手学校高级科。同时还将设立医术、艺术、算学、工程等科目。在教学内容上大量引入西方科技发展成果。以及中华传统的技术成果。尹峰对已经年过八旬的曾老爷子说:“我的大学堂中。将融汇中西之学问。融合诸子百家之所长。百年后。我的军功可能会被遗忘。但这所大学堂将流芳百世。”
曾家对尹峰的事业最为上心。现在的曾家已经和尹峰捆绑在一起了。
不过。在尹峰的统治区。上层阶级首重军功。而曾家势力在中华军中一直沒有什么发展。曾瑞的军情部擅自鼓动新军叛乱。也就是曾家企图在本家族军功上加码的一种努力。
虽然江南总管陈衷纪下令从浙江撤出了所有军情部的人员。也努力使叛乱军队的一部分脱离大队。不过。江南的明朝军队闹饷叛乱。却是已经无法遏止了。此时的大明军队。由于辽东战局及江南财赋之地的丢失。加之黄河南北连年的天灾。农民四处流离、饥荒遍地。大量赋税无法征收。即使征收到的税。在大明官僚手中层层盘剥后。还得优先供应那些朱家龙子龙孙。因此。大明的财政实际已经破产。军队欠饷已经是非常普通的现象了。
江南财赋之地的军队闹饷骚乱的消息。随着省城杭州被包围。迅即传遍周边地区。大明南京守备及江南总督立刻调动周边省份军队剿乱。问題是这些接到调令的大明军队士兵普遍都有欠饷的问題。谁都不愿意饿着肚子打仗。特别是这些士兵家里亲人也是同样饿着肚子。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