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章 大舰巨炮(1/2)
不管马克思学说其他方面如何,或者被用到他的学说的人利用的如何,但他的“环境改变人”这个哲学命题还是具备相当的科学实践检验过的真理。
卢克纳尔海军中将率领着中华舰队的主力,出现在加尔各达的近海处。自然,这不能不引起已经没有了海军主力舰队的加尔各达的英国人紧张。
固然没人能否认这是一座被要塞化了的城市。从印度公司时代,历届的英国政府在这儿的投资就不遗余力,不但在附近的海岸上修筑了结实的大口径岸炮的炮台,更有诸多的兵营以及物资仓库修建在城市附近的基地之中。
这都是历来应付印度人叛乱的法宝、舰队、重炮、与那些结实的碉堡。从印度人角度来讲,他们数次为了民族自由而进行的起义,全都败在这些东西的手下。
制海权使英军有了无以伦比的机动性。充足的物资使原本作战能力就相当强的英国、印度军队在对付起义者的时候,更加所向披靡。
可惜的是,由于对澳大利亚的增援,在这儿,无论飞机还是战舰他们的力量都少得可怜。虽然陆上的军队数量并不少,但对付起印度人的起义他们还有些用处,但对付中华舰队,根本就一点作用都起不到。
而那些少得可怜的海上力量与还算结实的海岸炮台,面对350架飞机以及大口径舰炮攻击的时候,连一点像样的作用都起不到。至于港口里几艘用来巡逻的巡洋舰与驱逐舰,他们倒是很利索的,在402毫米的舰炮轰击下很快就结束了抵抗!
有人会说,战列舰也就罢了,航母更不必说,庞大的身躯使他们可以携带更多的补给品,长期在海上行动。可是其他军舰呢?他们使用的燃料与补给呢?中华舰队凭什么逾越广阔的印度洋,并且不为沿途各岛察觉而直奔加尔各达呢?难道他们连淡水也不必要补充吗?
这些对于此刻拥有的飞艇已经达到150艘,随时可以把4500吨物资运送到数千甚至上万公里开外的“琴岛政权”来说,就为这样一只舰队进行空中补给,并不是什么太过于困难的事情。
所以舰队连淡水都不必设法补给,一切物资全部来源于飞艇的保障,他们只消追踪着“简易航母”的特殊频道的信号,自然就不难在海上找到他们,进行补给作业。
这样就可以使舰队在海上,不必靠近任何可能泄露行踪的岛屿,一路兵锋直指加尔各达。至于对岸攻击,连他的学生金达维都可以做得好的事情,卢克纳尔海军中将自然更不成问题。
当空中力量一如既往了封锁了海上通道,及附近炮台的时候,6艘战舰上的大口径炮弹一个劲的砸向加尔各达各处的防御设施。无论是用来与海军对战的,此刻处于空中压制的炮台,还是说兵营,全都在这些1吨重的炮弹下战栗着。
果然重炮的轰击是极有作用的,就如同那些大贝尔塔攻城炮的威力一样,一枚炮弹下来,就是一片鬼哭狼嚎的惨叫,加尔各达的英军享受到了比利时士兵在列日要塞当中的待遇。当岸上的重炮堡垒,无法再承受这样的打击时,他们按照对方的要求打出白旗,无条件投降。
毕竟,要求完全没有了空中力量,几乎没有像样的海军力量的他们,去对抗一支这样规模的舰队。完全是一件不合理的、自杀式的要求。
好在,卢克纳尔率领下的中华海军第一舰队,也没有为难英国当地殖民政府,即没有把大批的英国人关进集中营,也没有在对方投降之后再度羞辱或者屠杀。他们只是根据作战计划,要求他们继续维持加尔各达的秩序,另外不要妨碍他们拆除英国政府所有的设施。
例如港口设施、海岸重炮、舰船修造设施、包括英国政府所有的战略物资、武器弹药、粮食药品,总之在这些强盗眼中,只要是属于英国政府的,那么现在就是属于他们的。既然属于他们,拆回去卖废铁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外人不能干涉。
尤其令人气愤的是,他们在要英国战俘搬空了英国政府所属仓库之后,把已经投降的英军的装备也一股脑的装上了船,令人可气的是他们却不收缴印度士兵的装备,并派人对着这些印度士兵大讲民族自决的道理。
作为英国在英属印度的首府,加尔各达被称为“宫殿之城”那么这座城市当中蕴藏的财富就要是一个在东方数得上的数量级别。
令英属印度政府敢怒不敢言的是,这些家伙不但用军舰装,甚至在他们到达后的第二天,天空里飞来成群结队的,也不知道是哪里来得那么多飞艇。把这儿所有属于英国政府,而又有价值的东西,全都装上船、艇、运了个不知去向。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