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祝枝山与太学(1/2)
按道理来说,一般的京官从八品以上的官员都会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国子监,毕竟三公宰相与六部之流的孩子都会进入国子监内学习,不只能为孩子的未来着想,若是孩子间的关系近了,也可以拉近官员之间的关系。
本来宁武乐也是已经确定好了把徐宁送进国子监,虽然他的父亲只是江湖中人,但是宁文屈现为参知政事,为从二品的丞相,还兼有户部侍郎的官职,虽说有些别扭,不说自身学识,按身份进入国子监内是绰绰有余了。
但宁文屈却大笔一挥,把写好准备给国子监的信改成了太学。
虽然不知道自己父亲的意思,但他也不好违背自己他的意愿。
再来,妹妹的书信中也多次提到徐宁的文采并不好,太学中虽说没有高门大豪,但学识与国子监没有差别,甚至个别出色学子还能力压国子监一头。
这样一想,宁武乐也不多说什么。
太学与国子监位于皇城的一南一北两个方向,各自占地十里,面积广大,学子众多。
但所不同的是,在国子监外面却有一条无比繁盛的通明街,彻夜不眠,而太学外面却是一个十分广大的广场,商铺稀少。
这也难怪,太学中大多数学子都是庶人,寒门子弟,要么不是上京府本地的寒门升级而至,要么是其他州府的学子通过考核进入,与国子监的众学子在父辈中就拉开了差距。
太学中分为上京府人与外州考核生源,由此太学还分为内舍也外舍之分。
内舍中人大多是上京府人,家中殷实,个别有官位在身,饭食衣物皆有太学官府承办。
而外舍中人大多都是一些贫寒子弟,经考核或者地方推荐进入太学,可入外舍,不过平常衣物饭食需要自己管理,甚至连油灯的灯油太学也是不管的。
剩下的一部分人就是徐宁这样的,乃是外州人,但是家中富裕或者在上京府也有官职在身,被入到内舍当中,伙食衣服一应与内舍其他太学生无疑。
上学当然不能有仆从跟随,国子监允许携带书童,但太学中只有内舍中可以携带书童伴读,庶人子弟不许也不可能携带书童。
徐宁便是带着书童打扮的小德子,小德子后面背着一个宽大的书筐。
二人由一位老博士引领到自己的住所。
太学归于九卿之一,太常管理。
“太常”为九卿之一,取“欲令国家盛太常存”之意,太学隶属太常更有其实际意义。在管理上,太常持重的是选拔总领纲纪的祭酒(校长)和学识渊深的博士(教师)。一般的事宜都是由博士出面,祭酒平常都是在学校大节日才出现,而太常大人更是一年只在科考前来那么一次。
住所方面学子也有所不同的,徐宁是宁文屈的外孙,自己便有一所房间居住,这是庶人子弟不敢想象的。
调好宿舍,放下行李,老博士便命一名太学生领徐宁去太学各处认路。
太学很大,方圆十里尽是学府,学员已达三千六百人巨,是国子监学员的两倍多。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