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21沈定危机(2/2)
东海与蓝海国邻界,华桐的神色变得紧张起来,子诫知道她心中担忧,便赶紧解释道,“东海寇乱,陛下要沈定去平乱。”</p>
华桐听他这样说,才稍稍安心,又问道,“平乱?既是平乱,为何要连下四道圣旨?”</p>
子诫叹了一声,“你不知道,漠北虽是强敌,却不敢进兵。你可知道这其中的缘由?还不是因为惧怕沈定,三年前他们势如破竹攻到天河,无人可抵挡。后来沈定奉旨出征,连连击退,才有了如今的北边安定。”</p>
华桐听子诫这么说,心中愈是佩服沈定几分。难怪这位将军在朝堂内外有如此威名,原来年纪轻轻便让戎狄闻风丧胆。</p>
“沈将军抗旨不尊?”</p>
在沈定心里,肯定没有把东海的寇乱当一回事,朝廷之中随便派一人去平乱便可。他倘若离开了漠北,恐这北边又不安宁。</p>
“正是,谁都清楚这漠北离了沈定不行,陛下提出此事,朝中有几位大臣站出来反对,但陛下却一意孤行。而那沈定也是犟脾气,今日第四道圣旨已经传下去了。”</p>
华桐明白南宫信为什么这样做,沈定功高震主,他当然不能让沈定的气焰过盛。或许第一道圣旨不过是想试探他而已,如今四道圣旨连下,恐怕他以后也容不得沈定了。</p>
“不管这件事结果如何,恐怕沈将军往后的日子难过了。”</p>
“是啊。”子诫为此早就快急死,“你说说他,怎么就和宸兄一样,都是倔脾气,先去东海平了乱再回漠北,又不是不可以。”</p>
子诫提起南宫宸,看见华桐脸上哀伤的神色刹那间闪过,便急急说道,“朝中的大臣反对的声音很高,可陛下又何曾顾及。沈定不知陛下的性子,如此便不知好歹。”</p>
华桐也叹了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漠北的戎狄若是趁此攻打尤国,后果不堪设想,沈将军也是一心为国,这才抗旨不尊。”</p>
“陛下肯定不会让步,如今要是旁人进谗言,郭将军的事情早已有之,我只担心沈定的安危。”</p>
子诫口中的郭将军,便是郭子誉的父亲。当年他的父亲与万通槐一事,因洪世武从中作梗,让他蒙冤而死。</p>
三十年已过,当年尚在襁褓之中的郭子誉,知道了当年的真相,用了一番心思,才让这件事真相大白。南宫信称帝之后,还他郭氏门楣,如今郭子誉在朝中恩宠正盛。</p>
“倘若陛下懂郭万两位将军的忠义之心,如今他也不会对沈将军不利。怕只怕沈将军桀骜不驯,为君者最忌臣下对上不敬,恐他会招致杀身之祸。”</p>
“是啊。”子诫为这件事愁了许久,急急地说道,“如今一点法子也没有,那沈定倒好,远在漠北看上去风平浪静,可他不知道我在这朝堂之上,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替他操碎了心。”</p>
“如今已下了四道圣旨,沈将军怎么还敢不重视?说不定第五道圣旨,就是说他违抗君命,就是一道催眠符了。”</p>
“是啊,这几日朝中也人心惶惶。想必许多劝谏的书信已经到了沈定的手上,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p>
子诫和沈定、南宫宸三人情同手足,他当然为沈定的事情操心。只是这件事不知道南宫宸心里怎么想的,照理说事情耽搁了这么久,怎么会一点法子也没有。</p>
华桐问道,“安王爷也没有办法吗?”</p>
子诫叹了一声,他已有两个月未见过他。</p>
“自从大婚之后,他便闭门谢客,连我也不肯见。后来听云生说他进宫来了,再去看他,他一连几日将自己反锁在屋内,他们真是一个个都不让人省心。”</p>
华桐听他这样说心里一阵凄楚,南宫宸如此消沉,让她心里甚是不安。那日他进宫,便是来瞧自己。回去将自己关在屋里,不知道那伤如何了。</p>
想到此处,眼眶又红了起来。</p>
子诫见状,心里又急又躁,赶忙说道,“华桐,此事我一人烦闷透顶,也就是和你说说。倘若你再见到陛下,可不能提及。一来我不想你卷入,二来又会无端生事。他们已经够我操心了,你别让我也担心啊。”</p>
华桐望着他,知道他心里苦到了极点,赶紧擦掉眼角的泪光,默默地点了点头。</p>
“辛大哥,你去找安王吧,无论如何都要见到他,把如今的形势说给他听。别人没办法,他一定有。”</p>
无论南宫宸如何消极,他也不会不顾沈定的生死。她只能利用沈定一事,让他重新振作起来。何况此时形势危急,也只有他才能分析利害关系,找到最好的办法。</p>
子诫点点头,又不放心地交代了华桐几句,方才匆匆离去。</p>
本书来自 品&书#网 /book/html/32/32409/index.html</p>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