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三章:经济建设(1/2)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七百七十三章:经济建设(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听到马铮自称大老粗,罗政委不由的笑了,随即说道:“要是我们的大战神是大老粗的话,我们这些人干脆就是大字不识一箩筐的文盲了,呵呵呵。”
接着罗政委又继续说道:“我抵达军区也有几天了,虽然对咱们军区的事务了解的还不是很全面,但是可以看的出来军区的经济发展的还算不错,你看着归绥城每天车来车往的好不热闹,比起晋东南的那些大城市也不承多让。要是让主席等人看到了,肯定会很满意的!”
马铮摇了摇头说道:“满意?我看未必!”
“怎么,我们的马大司令似乎对军区的经济发展很不满意?”罗政委笑问道。
马铮叹了口气说道:“哎,不是我不满意,而是军区经济的发展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部队的发展,绥察两省的自然环境你是知道的,在这里搞农业生产肯定是不行的,绥察两省最肥沃的土地是在河套地区,但是那边却是国民党所部的地盘,准确的说是第八战区傅作义所部的地盘。”
“农业不行的话,税收肯定要受影响。事实上这两年我们从农民手中征得税收微乎其微,要是算上我们补贴进去的种子的话,我们甚至还得往里贴上不少。但是就算是如此,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依然很低下,家里的存粮依然少的可怜。’’
“今年更是勉强够个温饱,有的个别地区甚至还得军区救济,这样下去一旦遭到日伪军的经济打击的话,或者是遭遇一个灾年的话,就算是日军不来攻打我们,我们自己就会吃不消的。而且我想要是遇到这种情况日军肯定会落井下石的,到时候恐怕连国民政府也会向我们下黑手,所以我们不得不未雨绸缪啊!”
这倒不是马铮杞人忧天,而是他很清楚接下来的这两年八路军将要面对的是什么。可以这样说,抗日战争时期整个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延安的党政机关的财政来源分两个阶段两个不同来源。
1937年至1940年期间,外援是边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的政治、经济、军事封锁,使边区财政困难。此后陕甘宁边区政府才开始大规模进行经济建设,由此也拉开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所以发展经济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而马铮更是想在绥察地区树立一个榜样,让全国所有的根据地都认识到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罗政委刚刚上任不足半月,所以对于绥察军区的情况不是很了解。但是对于绥察军区现在的防区倒是知道的很详细,绥察军区所有的地盘都是马铮带领部队从日军手中夺回来的。
不过日军在被马铮所部消灭之前也没有拿下整个绥远,在包头以西尤其是巴彦淖尔一带还有大批的国民政府的部队,而其最高指挥官大家也不陌生,就是时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35军军长的傅作义。
第三十五军做为地方杂牌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也不是浪得虚名,尽管多次和日军交手,战绩也是互有胜负,但是却一直都是紧守着自己的地盘,虽说没有收复多少失地,但是却没有让局势恶化。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