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1/2)
郭燕其实是不大相信皇帝的,她亲眼见过皇帝为了他的利益不顾别人的身世,把人玩弄于股掌之间,钱展鹏和钱文慧入了他们的手心,还不跟两只蚂蚁一样,随便他们揉捏?
可是,郭燕更不相信自己和钱元脩,郭燕总觉得钱元脩的身份早晚会露馅,万一忠顺恼羞成怒派人刺杀他们,他们两个人死不足惜,再牵连到一双儿女可就悔之晚矣。
人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钱元脩做了些什么,郭燕一清二楚,忠顺现在没有反应过来,不代表他会糊涂一辈子,除非皇帝把他一棒子打死,否则,他早晚会跳起来保护钱元脩。
把钱展鹏和钱文慧留在京城其实是对他们最好的保护,最少,他们夫妻吃苦受罪也是为了给皇帝办事,只要钱展鹏和钱文慧不是自己去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皇帝想必会让人照看他们一些,总比跟着自己夫妻遭受那不可预知的危险强一些。
钱文慧原本就有些随郭燕,表情丰富,笑时如,哭时如娟,那泪水是说来就来,还不乏美态。“娘不要我了吗?”钱文慧知道,父母从小就担心自己的容貌惹祸,从来都不放心自己离开他们,可是,郭燕这一次提出让她回京跟哥哥一起住,钱文慧凭直觉认为,钱元脩此次的“罪名”不比郭燕说的那么轻松。“我不要离开你们,我不去找哥哥,要跟你们在一起。”
郭燕确实放不下钱文慧,她虽然视钱展鹏如亲生,可她们之间毕竟不是亲生母子,那种感情怎么都不如她跟钱文慧血浓于水的母女连心,钱文慧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离开过她,女儿虽然没有吃过特别的苦,可是因为受到她的连累,钱文慧长这么大,连一个闺中密友都没有交结过。还因为不适应气候,旅途颠簸等原因,差点命丧黄泉。
如果可以,郭燕自然也不想离开女儿半步,恨不得日夜看着她才放心。
可是,郭燕有预感,皇帝不会放过他们的,钱元脩的工作做的太“出色”了,至今还没有暴露,皇帝当然会物尽其用,让钱元脩更好的替他服务。
可是幸运的人毕竟太少,钱元脩前半生过的太平顺了些,谁知道后半生会不会灾难重重?
再加上忠顺这个不安定因素的存在,钱文慧跟着他们,只会让他们分心,拖累他们,还不如让她留在京城,倒还能够安全一些。
只是,这一分开,恐怕就会误了钱文慧的婚事。
女孩子可不同于男孩,三十岁成婚也没有什么,女孩子在信之年不找好婆家嫁人,她就只能够做填房,后母,妾室,在家中做老姑娘活或者干脆出家做姑子了。
郭燕和钱元脩两人是都不打算用钱文慧的婚姻换什么利益,只想她嫁一个可心,疼爱她的人就可以。
以前因为钱元脩前途“一片光明”,一些人还可以看在前途上,上门求亲,如今钱元脩也倒台了,郭燕的名声也那个样子,以后还会有人愿意以正妻之位求娶钱文慧,心无芥蒂的对待她吗?
钱元脩这次的“罪名”过大,皇帝怎么着也不会太“照顾”他,没准把他发配到什么旮旯角的地方,那里他们又不定呆上几年,就算是有好的对象,钱文慧除非嫁个没有父母族亲的孤儿之类的小伙儿,否则,等钱元脩离任的时候,钱文慧不又是孤身一人?
把钱文慧送回京城,好歹那里的人多一些,而且因为是兴盛了三百年的京城,各种外来人口相对多很多,一些大户门阀固然把门第,家教等看的极重,可还是有许多常年在京城做生意的外来人口,他们并不那么重视门第之类,钱文慧好歹是个官小姐,嫁给这种人家,只会被他们捧着,供着,只要自己不傻缺做天怒人怨的事情,应该不会受什么委屈。
其实嫁给商户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俗话说的好,高门嫁女,低门娶妇,钱元脩原本就不是什么高门大户,钱文慧虽说容貌出众,可是嫁到那所谓的门当户对的官家中去,人家必定嫌弃她的出身,顶多只是给她挑一个嫡次子,庶子之类的。前面说过这种身份的人在分家的时候根本就不会有什么便宜可占,其实郭燕也不会想着女儿嫁人以后就让她过去跟人争夺家产之类的,她们家不缺银子,当初她们家中靠着李应等人行商挣下了不少的钱财,后来李应把她的饭店改造成了大宾馆,一直按例给她们家有股份分成,所以在益州这几年,郭燕家中只有钱元脩的俸银,却依然可以养活几十口子佣人,在大灾卖粮等用完家中的存银之后,也不见日子过不下去。
李应当初要给郭燕留股份分红利,郭燕推辞之后,所占的比例并不很大,可是因为那饭店的收入大,几年下来累计的银钱也不少。不过,以这个时代婚娶聘金等行市来看,这些银子和将来的分红给两个儿女用半辈子并不是什么问题。
郭燕可不会像一些人一样,枕着银子过日子,她和钱元脩年纪还不大,也过过苦日子,银子给儿女傍生,让他们的日子过的更好,就是她们最大的心愿。
所以分家银子什么的不在郭燕嫁女儿的考虑范围之类,郭燕担忧的是钱文慧嫁入高门之后那些不见硝烟的明争暗斗,给婆婆立规矩什么的。
在益州几年的夫人外交中,郭燕算是见识到了内宅妇人之见的硝烟战火,一个女人在婆家的地位如何,完全看她的娘家。
钱文慧如今和将来的娘家顶多只是普通中上,若是勉强嫁入高门,也就是被人家踩压的主儿,何必让她去受那份挤兑。
虽说嫁给商人名声上不好听,可是能够得实惠不是?
钱元脩当官之前开国铺子,就是后来做官,郭燕名下照样有铺子,郭燕自然知道,大兴对于商人的歧视其实并不是那么严重,他们家中子弟若是有读书好的,也可以参加科考,并不会因为是商户的原因而受到歧视,只要他本人名下没有商户就成。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