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水晶冻和蓬糕(1/2)
还好不是回家后才想起来,明若告诉陈叔要买点糕点带回家,陈叔点头同意,说自己也要带点回家。
他因为经常来县城里卖农具,稍微熟一点,很快就带明若找到一家中等规模的点心铺子。明若进去后发现确实比外面干净卫生一点,种类也很齐全,有枣泥糕、桂糕、马蹄糕、五香糕等等,看得眼缭乱,甚至还有种类似果冻的东西,店家称之为水晶冻。
明若大感兴趣,问下价格倒也不算离谱,用五文钱买了两大块,当场给了水生一块,剩下的准备给三丫带回去。她自己尝了一点,发现味道倒是清甜,应该只搁了冰。
要是能像现代一样,做出多种口味的果冻,肯定特别受欢迎,但是果汁好调,怎么变成凝胶状她就一点头绪都没有了,穿越的吃货也不是万能的。
铺子里只有一个中年妇女在,明若看她温温柔柔的,就好奇的问:“这个水晶冻是用什么做的?”
那中年妇女微微一笑:“小妹子,这都是咱家的不传之秘,不能跟你说的。”明若对此倒是意料之中,她仰头看着中年妇女,问:“你们铺子里会买别人的点心吗?”中年妇女摇摇头:“我们家点心都是自己做的。”明若继续问:“要是我这边有一些点心的方子呢?你有兴趣吗?”
中年妇女似乎有点意外,但很快回答:“你也看到了,我家点心还算挺多的,这边见过的样式我们家都有,在整个县里都很有名气。”言外之意就是不会缺那些方子,也有可能是不信任一个孩子。
明若也没指望出来一趟就能谈好生意,自己的年龄在那摆着呢,再说有陈叔在,她也不敢透露太多信息。她这次出来就是了解下行情。
回家后一块水晶冻明显不够分,她只能哄三丫给她做糕点吃。想起在糕点铺看到的蓬糕,她记得有古籍记载过方子,大致还能记住。就是将嫩的白莲煮熟,去皮取芯切碎,和以米粉加白蒸熟,直至蒸出香味为止。六七月份的荷塘中,总能找到好多新鲜的东西吃。
一趟县城考察下来,明若总结一下就是现阶段可以不用考虑在铺子里卖,但可以在集市试试,她也得考虑下做什么糕点合适,还有如何说服家人。
那本三字经被明若悄悄的放在自己屋子里衣柜的最下面,一般不会有人去翻动,她准备没人的时候去看。
生活就是这样有条不紊的进行。时值盛夏,明若每天都会熬一些绿豆汤冰在井水中,可以有效防止中暑。有天,一个打扮很是素净的中年妇女路过,向明若讨水喝,明若看她热得满头大汗,就给她盛一碗绿豆汤。那妇人一口气喝光了,很是感谢,拉着明若聊家常,问她叫什么名字,明若不情愿的说出二丫俩字。
明若还是对自己叫的名字有怨念,有次她问孙氏为什么自家三姐妹就叫大丫、二丫、三丫,而邻居家的叫玉兰,三叔家的叫桃,甚至四叔家的叫秀儿呢?
结果孙氏说:“你大姐出生时候还没分家,你奶奶说第一个女孩就叫大丫好了,以后再有了孩子顺序叫下去。结果桃出生时候,正赶上桃最旺的时候,你奶奶忘了这茬儿,就取名桃了,你出生的时候分家了,我和你爹也不会取名字,反正大的都叫大丫了,就这么排下来了。”明若还是不喜欢二丫这个名字,好在桃玉兰之类的名字也不比大丫二丫高雅多少,多少心中平衡一点。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