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预备北伐(1/2)
( ) 李熙回到扬州时已近年关,此前他先去了趟圣京城,并在旧王府住了近半个月。出使外国回来,觐见天子是必不可少的礼节,其次要去见总理王,然后就是参加内朝会。内朝会的会场还是定在龙炎池内的三山岛上,入秋后,王弼发五千左佑圣军将士入宫清理龙炎池底淤泥,此举除了改善龙炎池的水质,还有向赵晟示威的意义。
在李熙出使长安这段时间,大吴国的皇帝赵晟下诏废掉了王氏皇后,并在大朝会上发狠说要诛灭皇后一家。王氏皇后是王弼举荐给天子的,此举被王弼视为对自己的不敬,他因此暴跳如雷,散朝回府就借故废掉了赵晟给他选的王妃,让卫士用弓弦勒死,再伪装成自尽的假象。第二天他未请旨即发五千左佑圣军入宫清淤。天圣宫累经扩建,规模勉强及上大明宫的十分之一,五千士卒吵吵嚷嚷进宫,声势极其浩大,骇的赵晟以为发生了兵变,躲在寝宫不敢出门。
总理王收拾的天子温顺如猫,为了让大吴国天子记住这个教训,总理王下令将清理出来的淤泥堆在龙炎池西北角,任其自然风干,计划是用淤泥堆成一座假山,栽花种树供天子闲暇游玩。淤泥在水底沤的太久,散发着一股浓浓的腐臭味。
内朝会的中心议题是围绕与唐国的盟约展开的,重中之重是出兵北伐,要不要北伐,这个问题讨论的余地不大。搞多大规模的北伐,进行到何种程度,以及由谁主持北伐才是需要讨论的重点。李熙主张调驻守鄂岳的左右万胜军参与北伐,他的理由是万胜军中骑兵最多,淮河以北土地平阔,沟渠较江南要少,很适宜骑兵作战。他同时表示可以将扬州大总管一职让给王喜,由王喜出任北伐军主帅,他可以当副帅,也可以不参与北伐。
崔雍不同意王喜挂帅出征,理由是北伐只是配合唐军的战略佯动,对唐国意义重大,对吴国并无多少实际好处,为此而削弱鄂岳的防御,万一被唐国趁虚而入夺城占地,将来怎么说,跟唐国翻脸?还是撕碎盟约?
毛耀很赞同崔雍的看法,道:“遣一支偏师北伐即可,没必要弄的伤筋动骨,西王就是好大喜功,唐国君臣给了你什么好处,你要这么卖力?我看从淮南各军中抽掉老弱组建北伐军即可,当然挂帅的还得是西王,毕竟西王更擅长与唐军将士打交道嘛。”
姬禇道:“我赞同西王任北伐军主帅,但北伐军不能全是老弱,要有虚有实,一味示弱不是办法,偶尔也要露露峥嵘,真被人看轻了,将来只怕后患无穷。”
张仃发道:“以左神火军为基干,抽掉左右佑圣军和左万胜军一部组成北伐军,既不能让对方看低,也不宜让他们高估,还要防止兵败如山倒,让人一口吃掉。”
胡尖道:“这话在理,本来河北兵就不好惹,若咱们自己再轻敌,搞不好要一败涂地。我主张调遣精锐组成北伐军,出工不出力,既不去杀敌建功,也不让敌在咱们身上建功,三千健儿渡淮水,将来还要回来三千,至少两千五。”
崔雍道:“右王此言甚善,此番北伐不可等闲视之,西王要把握好这个度。”
王弼最后一锤定音:“以西王为北伐军大元帅,在濠州建大元帅行辕,除拱辰军和左佑圣军外,其余各军由西王任意点将,人数嘛,就以三万为上限。“
崔雍道:“西王北伐后,须得一人坐镇扬州支应粮草,我提议由北王权知扬州大总管一职。”姬禇、胡尖等附和说好。李熙见木已成舟便也不争。崔雍这么做也是为他解除后顾之忧,若国家精锐尽掌握于他一人之手,要诸王怎能安心?他与毛耀的不和,众人皆知,有毛耀在后方牵制,诸王自可安心。
内朝会临近结束的时候,李熙举报了隐藏在大吴国朝廷的一个大奸细,原左神火军将军,现任兵部侍郎的谭世冲,李熙指其已被内访司策反,要求立即逮捕审讯。
诸王震惊不已,姬禇即命拱辰军出宫捕拿谭世冲,打入诏狱审讯,审讯的地点就在会堂外,只是动了两套刑具,谭世冲便招架不住,对投敌潜伏一节供认不讳。诸王骇然。
崔雍趁机建言增设专门机构反制内寻访司的活动。
此议早前李熙曾提过,姬禇和胡尖附和过,王弼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只同意李熙在右御史台分驻各州御史行辕下增设巡检司,监控内访司在地方的活动。而对于在军队和中央机构设置反制机构心怀警惕,迟迟不作表态。
此刻因谭世冲之故,已经无法再拖下去了。
不过王弼还是留了一手,他主张分别在地方民政系统、军事系统和中央官署系统内设置反制机构,而由一位往担任三司总监,各司既互相配合,又互相监督。
这一建议得到胡尖和姬禇的赞同,他们盘算过若只设一个机构,则此机构的实际主管必定是李熙,原因不必多说,他掌控下的右御史台早就在干这事了,除了他没人能担的起来,如今一分为三,则左御史台和拱辰军都能参与其中,他们自然乐意。张仃发和毛耀也赞同,对这种抓内奸的小把戏张仃发是看不上眼的,谁争跟他都无关,既然能卖总理王一个面子,又何乐而不为?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