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陪彭记者下车间,留下合影遇茹芸(1/2)
“彭老师,您想去哪个车间看看呢?”志军原想带他去发酵车间,这会不免先问问,想猜测一下他的采访对象。 </p>
“哦,这样吧。你们厂不是生产土霉素吗?你就带我去产品的上游车间看看吧。”</p>
“上游车间?那不就是发酵车间吗?真是不谋而合啊。”志军心想。“哦,我知道了,那我们去发酵车间吧。”志军说道。</p>
经过冷冻修理组门口时,正好看见原来组里几个哥们蹲在大门口修理氨压机的阀门,看见志军带着一个陌生人走来,其中一个叫道:“志军,怎么这些时候不来我们这里了啊?到底是当官了,把我们这些工人兄弟给忘了啊。”</p>
志军连忙回应说:“哪敢,哪敢。这不是忙吗,你们看谁来了?”志军扭头看看彭记者。</p>
“谁啊?他谁啊?不认识啊,怎么还带一相机呢?”有人问道。</p>
彭记者见状,自己回应道:“师傅们好啊。我是《江城日报》的记者,我姓彭,大家叫我老彭好了。我今天来主要是采访你们厂生产和工作的情况的。你们厂名气大了啊,经营承包责任制搞得有声有色啊。”</p>
“大报记者来我们厂了啊。我们天天看《江城日报》呢。”</p>
“今天总算看到记者呢,平时只看到文字,不见其人呢。”</p>
......</p>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p>
“不好意思,打扰你们一下,你们这是在做什么呢?”彭记者指着地上的阀门问道。</p>
“哦,我们在修氨压机上的阀门。本来该换新的,师傅说修修还能用,可以为厂里节约一点资金呢。”一个哥们说。</p>
“哦,这样啊,这是勤俭节约啊。”彭记者赞道。</p>
“哎哟,这样的事多了,习以为常了。”另一个哥们回道。</p>
“什么习以为常啊?本来就该修修,动动手的事情。”这时师傅不知何时出来了,在旁边说道。</p>
“师傅,您好!”志军赶紧叫道。</p>
“这是我师傅,冷冻修理组的组长,八级钳工,技术是这个!”志军一边向彭记者介绍师傅,一边竖起了大拇指。</p>
“哦,厉害啊。老师傅您好啊。”彭记者随之问候道。</p>
“您好,不客气,我们说话直,脾气粗。我的徒弟如有不礼貌的地方,您多担待。”师傅说道。</p>
“哪里哪里,您这几位徒弟都不错啊。”彭记者说。</p>
“志军也是师傅的徒弟呢。”一个哥们突然说。</p>
彭记者惊讶地看看志军:“是真的吗?”</p>
志军点点头,笑道:“呵呵,是的,我以前在这个组干过三年多。”</p>
“那你有基层经验和生活积累啊。”彭记者说。</p>
“谈不上,算是跟师傅还有这些哥们一起摸爬滚打过。”志军回道。</p>
“来来,我有个建议,你们师徒在一起照个像如何?”彭记者询问地说。</p>
“好啊,好啊。”几个哥们高兴地叫道。</p>
“老师傅您站中间,让几个徒弟围着您照一张合影吧。”彭记者招呼道。</p>
“我不照,我不照,不习惯这个,你们照吧。”师傅推脱。</p>
几个徒弟见状,便拽着师傅照,师傅就是不干。</p>
“我看哪,师傅不喜欢这样正式的场面。那这样吧,师傅,您就修这个阀门,让几个徒弟蹲着边上帮忙,照一张工作照,这样显得随意一些。师傅,您看怎么样?”彭记者建议说。</p>
“师傅,您就这样来一张吧,彭老师这么诚恳,您就配合一下吧。”志军在旁边劝道。</p>
几个徒弟再次拽起师傅。师傅见再无理由推脱了,只好说道:“好吧,那就来一张吧。”</p>
师傅蹲下身体,带上绒线手套,拿起一把扳手,开始修起阀门来。几个徒弟围着师傅蹲下,有的拿工具,有的拿零件,有的望着师傅手里的活儿,很自然地摆出一副劳动的模样。</p>
正待彭记者要拍时,志军突然叫道:“彭老师,您等等,还有我呢。”叫完,志军便挤到几个哥们中间,摆出了姿势。</p>
“好啦,注意啦,一!二!三!拍了!”随着一声清脆的快门声,这个修理阀门的场面便被彭记者收入镜头之中,成了永恒的一瞬。</p>
告别师傅他们后,志军领着彭记者继续往发酵车间的方向走去。随着嗡嗡声临近,耳朵有点耐受不住了。志军提醒彭记者说:“彭老师,厂里环境就这样,不是声音噪杂,就是蒸汽逼人啊。”</p>
“蒸汽逼人?”彭记者疑惑地问。</p>
“是啊,等会您就可以见识了,呵呵。”志军笑道。</p>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