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丰收年(1/2)
第一百六十九章 丰收年
刘大保手里拿着发下来的一瓶陶瓷瓶,放在手翻看几下,陶瓷瓶面写着几个字,他不认识字,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给刘大保发放物资的一名女兵道:“大哥,这是炼乳,其实是浓缩牛奶,你打开后,加入八倍的开水,可以泡起来给孩子喝了。这里还有一个奶瓶,把牛奶灌入奶瓶内,再拿起奶瓶给孩子喝。”
奶瓶也是陶瓷做的,虽然现在南洋公司已经可以大批量生产玻璃,但是南洋公司故意不提高玻璃的产量,玻璃还是当成一种奢侈品卖,所以奶瓶也是陶瓷的,前面的奶嘴是用杜仲胶做成的。虽然现在南洋已经开始种植橡胶树,可是没有经过硫化处理的橡胶不能用,只能先用杜仲胶取代。
三日之后,刘大保和难民们一起踏了前往南方的旅途。因为东面的运河还控制在清军手,难民们只能走陆路抵达武昌,在武昌再坐船前往江南。
毕竟陆路难走,难民的队伍又有不少妇孺老弱,走路的速度自然不可能快到哪去,每天只能走三十到四十里路。路途,有从南方过来的琼州军战兵保护,也有武昌知府招募的民壮伴随同行,难民的一部分青壮也被招募当了民壮。战兵负责保护难民,毕竟河南境内刚刚收复不久,还有残存的清军,以及各地层出不穷的山贼盗匪,有三千战兵保护,这些宵小之辈不敢靠近。
民壮白天推车赶车,傍晚的时候,民壮们安营扎寨,挖掘壕沟,修筑营寨,所建造的营寨完全是按照兵营标准建造的,可以保护难民不会遭到袭击。
从开封到武昌,难民们走了整整一个多月。到了武昌之后,难民们乘船顺流而下。了船之后,速度快多了,五日之后,头一批运送难民的船队便抵达了海。
刘大保当了一名蒸汽机车厂的工人,他的儿子白天被送到新开办的托儿所去,他晚下班之后,把孩子抱回家。而那个一直跟着他的小姑娘,也被他认了当女儿,小姑娘被送去一家学校学。
海知府衙门内,海知府姚廷遴向前来视察的王羽禀报:“王爷,近日来抵达海的难民都得到了妥善安排,一些拖家带口的,都给安排到新开办的工厂去班了。大部分女人也去了纺织厂。而且我们还建立了托儿所,没人照顾的孩子送到里面,一些难民女子被被我们雇佣,送入托儿所工作。至于有些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难民,以及一些自愿远渡重洋去海外的女人,都送船,送去海外了。”
“安排得不错!”王羽点了点头,“鞑子制造了难民,其实也等于帮了我们一个忙!我们要工业化,需要大量产业工人。若是农民都被束缚在土地,哪有人来当工人?是鞑子把农民赶走了,这也让我们解决了产业工人不足的难题。”
……
千里之外,大名道广平府,已经是农历五月了,进入了炎热的夏季,这个季节正是北方冬小麦收成的季节。广平府一带地势平坦,因为番薯、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引进,不仅是老百姓可以填饱肚子,而且这些农作物的叶子也能拿来喂猪养羊,这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而猪和羊的粪便,又能提供给农田当肥料。
可以说,原本历史,康熙的运气是好到了爆棚,满清入关之后,小冰河期刚刚过去,气候转暖,农作物产量升。到了康熙年间,那些美洲来的高产作物又在全国各地种植,使得明末的饥荒现象不再出现,所以满清才有两百多年的运气。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