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三发惊魂(1/2)
帝国32式37毫米反战车炮——帝国历320年,征历1933年设计投产,帝**现役主力步兵用便携式反战车武器。帝**士兵最亲密的战友,有着不为人知的一段历史。
征历1931年,随着帝国和联邦武装冲突的不断升级,欧陆两大军事集团的全面战争爆发了,装甲战车——这一在第一次大战时期就初露锋芒的利器自然很快被双方大量生产和装备。而相应的,对战车武器的发展也被拿上了双方的议程上。
联邦军作为宣扬‘自由,民主,革命’的代表,宣布将给与一线战士配备单兵用火箭弹发射枪(RPG)而而宣扬‘神圣’‘正统’‘秩序’帝国方面则宣布将加大一线部队的火炮配属数量,自1932年起,在一线与联邦军作战的帝**师团开始逐次逐批的配置120毫米大口径重炮和联队属70毫米步兵炮。并从特等级师团开始,将一线师团的战车配属数量从原来的42辆(一个大队)增加到84~126辆(二或三个大队),使得帝国师团级单位在面对同级别联邦军步兵整编师时不再有重装备上的劣势。
但是,一线士兵的的反战车手段依然十分有限,一线阵地上,面对联邦军战车时,帝**士兵只能将手榴弹捆在一起,趴到联邦军的战车下去摧毁联邦的战车。这使得帝**每次面对联邦战车部队时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面对前线巨大的人员损失,关于给前线步兵单位配属专门的反战车武器的议题重新被拿上了帝**军需总装备部的议事桌上。
“你们这些在后方的混蛋知不知道我们这些在前线的步兵是怎么用自己的血肉去对抗联邦军的战车的?!”
在众多从前线返回的军官的强烈要求下,1933年,针对联邦军现役战车,帝**工厂设计了这一款专门配属给前线步兵使用的,对战车用战防炮。这就是帝国32式37毫米战防炮,这种炮可以在400米的范围内击穿联邦军现役战车的前装甲。赢得了一线帝国士兵的广泛欢迎。从此,帝**士兵抱着炸弹炸联邦坦克的历史结束了。从1934年起,所有帝国联队级单位都配属了至少一个中队12门的战防炮部队。虽然配置数量上在对抗联邦战车营以上单位的进攻时略显不足,但是却不失为一场及时雨,挽救了无数帝**士兵的生命。
而第六师团的每个联队也配置了一个中队规模的37毫米反战车战防炮。
“咚磅——!”
为了掩护加利亚军的战车顺利撤出,汉莎号的75毫米主炮再次发难。
虽然相对于虎式坦克88毫米榴弹而言,她的75毫米榴弹的威力稍微逊色一些,但是依然是一款十分具有威力的对步兵武器,至少比帝**的75野炮山炮威力大多了。
“轰隆”汉莎的75毫米榴弹准确的落在了帝**反战车炮阵地所在的树丛里。几个光着膀子的帝**炮兵和一些反战车炮的零件被猛烈地爆炸从树丛里掘了出来。从炮击的效果来看至少有一门帝国反战车炮和炮组被这次炮击给摧毁了。
“打掉那辆战车!”
灌木丛里的帝**炮队指挥官自然也捕捉到了汉莎号那极具杀杀力的炮击,决定先将这辆威胁最大的战车率先击毁。
于是他命令全中队剩下的10门(两门被刚才的炮击摧毁)37毫米炮全部向汉莎号射击。
“开炮!”
“轰!轰!轰!”
随着队长的一声令下,10门帝国37毫米战防炮同时间射向汉莎号的正面装甲和炮塔。
“当!当!当!”
帝**的炮弹在汉莎正面敲出几声清脆的响声后,毫无悬念的撞碎了。
汉莎号的装甲是二战时期第三帝国的骄傲,使用KCn/A钢材,这种钢材学名叫做镍铬锰合金表面渗碳硬化钢,其主要性能为:表面硬度高达670-700HB,递减渗碳深度为40-50%,基材硬度为230-240HB,基材抗拉强度为750-800MPa,基材屈服强度为550-600Mpa。其防护效果能够达到等效于125%厚度的普通匀制钢。淬化装甲的防护原理是通过表面的高硬度层来“碰碎”来袭的弹丸。二战早期,尤拉西亚军的76.2毫米反坦克弹使用的都是AP弹(普通匀质穿甲弹),这种普通AP弹丸T/D比过低,对于虎式的镍铬锰合金表面渗碳硬化钢装甲根本毫无办法。无不被表面硬化装甲直接碰碎。连二战时期的尤拉西亚红军的76.2毫米反坦克炮都对这种装甲无可奈何,帝**的可笑的37毫米炮就更不要有什么想法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