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应聘(1/2)
一轮红日西坠,皎洁的月亮爬上了东山,清辉满地。妙龄少女拿着点燃的红烛回到闺房,浩淼无边的江上,渔帆点点,向岸边涌来。农人三三两两,荷锄回家。喧闹一日的集市静了下来,狗猫叫着,四处晃悠。而外出放牧的童儿,骑在牛背上,吹着竹笛,脸色红润,快乐无比,赶着羊群回家……
好一幅乐陵晚景图!
由于柴贵、柴进父子俩的悉心治理,乐陵面貌一新,声名鹊起,大批流民涌入,人口激增,达到了一百多万。
作坊如雨后春笋,随处可见,各种生活用品被生产出来。商人税赋很轻,而且受到人们尊重,可以安心经商。
柴氏父子严禁娼妓,piaoke被抓到,斩手断足;娼妓被抓到,杀头!故乐陵没有一个娼妓。
在乡村的,家家户户分到一块地,耕者有其田,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而对乡村的富户,柴氏父子依然保护,但严禁富户克扣下人工钱。违反乐陵律法者,视情节轻重,罚没土地。
教育领域的改革力度很大,所有孩子都能上学,相当于现在的义务制教育。学校分三个级别,分别是村学、镇学、县学,每个级别读二年。但升级要求很高,每年举行一次秋试,秋试不合格者,就勒令停学;合格者可以继续学习。如果读满六年,说明达到了最高学历。
因为乐陵地处沧州区域,离辽国很近,所以习武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练就高强武艺,才能保境安民。柴氏父子规定:每天上午学文,下午习武。旬末放假一天,和家人一起下田劳动。
还有一条,相当严厉,学习期间,如有偷盗等不良行为,发现一次,勒令退学,并安排到收容所,和流民一起劳动。
可贵的是,柴氏父子破天荒地让女孩子也参加学习,和男孩子一样,学成后,也可以在乐陵当上一官半职。
乐陵名义上属于大宋,但实际上,处于半独立状态。
因为当时的大宋国实在太**了,才产生了乐陵模式。
一日,柴贵与柴进在书房叙话。
柴贵道:“进儿,上次沧州暗杀团潜入柴庄,蒋宏力战身亡,柴庄教头一职出现了空缺。不少后生习武,少不了教头。你安排一下,最近派个教头到柴庄来。”
柴进点点头,朗声道:“爹,你放心好了,进儿这就去安排。”
柴贵听了,满意地笑了。
柴进离开书房,向自己卧室走去,看到赵蓉在卧室外面的花圃里浇水,遂笑道:“夫人,你好有雅兴。”
赵蓉笑道:“其实做做园艺师也挺好的,整日里和花草树木打交道,吸着新鲜空气,沐浴在阳光下,倒也有不少乐趣。”
柴进道:“是啊,如果每日能这样了,那是求之不得的事。只是天下尚未太平,不加强武备,就只有挨打的份。”
赵蓉听了,放下洒水桶,道:“夫君,听你这话,是不是又有战事了?”
柴进道:“大的战事倒是没有,只是边境有些摩擦。蔡京、童贯这帮人闲得蛋疼,一味怂恿圣上开边扩土,最近和西夏、土蕃等国闹得很僵。唉,轻启边衅,后患无穷啊。”
顿了顿,柴进继续说道:“我爹让我找一个教头,带着柴庄后生习练武艺。我虽然答应了,可一时间,我还真想不出合适的人选。县衙里又有不少事,我想去处理处理,可教头的事不落实,我心里不踏实。”
赵蓉托起下巴,想了一会,道:“如今乐陵人丁兴旺,武林高手不少,你可以张贴布告,公开招聘!”
柴进听了,很是高兴,道:“还是夫人想得周全,这布告贴出来,肯定会有人应聘的,呵呵。”
赵蓉笑道:“布告上写明应聘条件,可以采取打擂的形式,胜出者聘用。”
柴进道:“前来应聘的,就算不录用教头,也放在军营里,当然,这个要以自愿为原则。现在进入乐陵的流民很多,就在流民里选拔。”
数日后,乐陵的大街小巷、各个村庄,贴满了柴庄聘用教头的布告。
布告内容如下:柴庄招聘武术教头一名,月薪纹银一百两,在乐陵五个收容所里选拔,有意者请到收容所所长处报名,获准后,半个月内到柴庄打麦场应聘。采取打擂台方式,须用棍棒连续击败五个庄客,为合格者。未录用为教头者,在乐陵自治军中安排职位。
布告贴出后,五个收容所的不少流民踊跃报名,因为流民们知道,即使不能录用为柴庄教头,在乐陵自治军里也能谋个职位,这是前途光明的事,何乐而不为?绝对要比做所民强!(所民就是收容所里的流民,只能在规定区域里耕种,身强力壮者,才能从军。大多数流民只能当一辈子农民,流民们想跳出收容所,只能努力耕种和习武。还有,流民没有读书的资格,不是从军,就是种田)。
也就是说,收容所出来的,都是文盲。
因为柴氏父子深知,如果全乐陵的人都捧着书本读书,一旦有战事,战斗力肯定有影响。所以没有必要都识字,因为流民来自外地,社会地位低下,限制他们读书,有利于更好地控制他们。
在封建社会里,有二大阶级,那就是大家熟悉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这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柴进家族毕竟属于封建地主阶级,在没有大变故的情况下,所制订的政策,不可能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现下,柴进是一名开明的地主阶级代表人物,制订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顾及到农民的一些权益,已经难能可贵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