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威名满沧州(上)(1/2)
宋萍、柴进带着赵蓉、柴冲、柴辉、魏操、范强、喻开疆、吴琪、顾芹强闯乐陵县衙,迫使狗官熊茂才放下身段,派都头秦昂带着一百名衙役前往郭桥镇,协助宋萍母子处理乐陵三大黑帮索银一事。
当宋萍、柴进等人再次出现在县衙门口时,人群沸腾了!
在场的百姓听到此讯,欢声雷动,为柴庄人的勇敢义举而喝采!
重文轻武的大宋国里,并不是每一处的百姓都逆来顺受。
像沧州乐陵这样的燕赵之地,依然多慷慨悲歌之士,民间习武成风,民风剽悍。想在乐陵当上一官半职,没有几把刷子是不行的。
这一回,熊茂才为自己的贪欲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不错,二十多年前,茂才刚到乐陵时,的确两袖清风,十分亲民。但人是会变化的高级动物,是最有情绪化的超灵长目。随着在乐陵地位的稳固,这位熊县令,慢慢褪去了清官的外壳,露出了人性贪欲的一面!
由于大宋国新君赵佶倡导生活娱乐化、艺术化,把大宋国的文治推进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境地,那就是,想尽法子玩,要玩得尽兴,玩得潇洒,玩得有水准。要范儿,要牛,要热爱大自然……
如果从热爱艺术的角度看,赵佶的做法有不少可取之处,每日沉浸在歌舞之中,挥毫泼墨,陶醉再陶醉……
于是乎,中国历史上了不起的字体——瘦金体出现了!
据说,直至今天,没人在瘦金体的艺术水准上超过宋徽宗赵佶。
这种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的书体,需要极高的书**力和涵养,以及神闲气定的心境来完成,极难仿造,故实际上仿造不成。
大宋的绘画和瓷器,它们的含蓄、优雅,婉约和高贵,无不让人敬仰。
大宋藏富于民,国家不与民争利;因为大宋君权与相权达到了很高程度的制衡状态;大宋知识分子很受尊重,朝野上下人才辈出。
但大宋笼罩着一种淡淡的伤悲和遗憾,终年处于战与降的矛盾中不能自拔,苟延残喘。而历史又偏偏捉弄大宋,“北宋缺将、南宋缺相”,皇上又偏偏崇文抑武。宋人太文明,有诗云:“父母生我时,教我学耕桑;不识官府严,安能事戎行!”当时的宋人受到的教育是如何知书达理,如何显示自己是礼仪之邦!
孔孟之道在大宋,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所以熊茂才披着儒士的外衣,干着害民的勾当,风险极小,几乎是零。
皇上带头搞娱乐,玩艺术,我们当然要学习了。
如果让宋徽宗赵佶做一名画师,放在宋代,凭他的才具,绝对是一个让人称羡的职业,衣食无忧,平安度日。
但历史喜欢开个人的玩笑,开王朝的玩笑。就是这么一个大艺术家,后来竟然被金人掳去,身老五国城,成为大宋永远的遗憾,成为后人永远的叹息!
你文明,你富裕,我野蛮,我贫穷,那我可以打你呀,抢你呀。
这就是当时大宋邻居的真实想法。
熊茂才这次算是灰头土脸,在乐陵百姓心里,只是个县令,不再是清官,也不再是可怕的贪官。
因为有柴庄人出头,可以整治他。
柴庄是独立王国,有自己的一套运作班子,有自己的私人武装。
但在以前,柴庄的掌舵者没有和官府对抗的行为,有的只是配合,再配合。
但这次,咱们的小旋风柴进打破了这个态势,主动出击,为百姓讨公道。
山雨欲来风满楼,熊茂才永远不会明白,他没有得罪过柴庄人,柴庄人为何要造他的反。
别以为欺压百姓可以逍遥一世,像熊茂才这样的贪官,每做一件坏事,都会被乐陵百姓记在心里。
这不,他不得不同意让秦昂配合宋萍母子,到郭桥镇处理黑帮索银一事。
话休絮烦,第二天,一支奇怪的调查队开进了郭桥镇。
说它奇怪,因为调查队成员的服装不统一。
一部分人穿着官家的衣服,那是秦昂带领的衙役。
另一部分人百姓衣着,毫无疑问,那是柴庄的队伍。
郭桥镇就在乐陵北边不远处,那里的百姓早就得到调查队进驻的消息了,这下子可乐坏了,奔走相告。
呼啦一下,很多郭桥镇百姓自发赶来了,在大道二旁候着呢。
算是欢迎吧。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