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第120章 藩王离开,苏丹的手段(1/2)
第120章 藩王离开,苏丹的手段
朱高爔听到苏丹的话,却挺高兴的。
姑且……就把这话,当做是夸奖吧!
苏丹有时候虽然憨一点,但是怎么说曾经也是鲁迷国的贵族,眼界远非普通人能够比拟。
眼下朱高爔跟他提到了火绳枪和乌尔班大炮这俩玩意,苏丹闻弦而知雅意,已经明白了他们要图谋的“大事”。
苏丹琢磨着,反正自己已经被打上了“燕王派”的标签,索性就一条路走到黑。
于是他就神神秘秘地看着朱高爔,略带一丝试探:
“郡王,之前咱们留在土堡的流民,还剩下好多,要不要我顺便把他们迁移到北平,顺便再……训练训练他们?”
前半句的迁移不算大事,苏丹真正想说的是,帮朱高爔训练士兵。
这个时期的奥斯曼帝国,在训练士卒方面,除了普通的剑术,火绳枪的装填、射击、保养外,还有带着异域特色的攻城、守城战术。
除此之外,奥斯曼帝国的士兵,还有一个极其出色的特征——纪律性和服从性。
严格的纪律和服从训练,能够培养士兵们的自律意识和团结意识。
而自古以来,倘若一支军队能够做到令行禁止,再结合强大的火器以及正确的战术。
那么……当他们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就将会成为大杀器似的存在。
而这些,所谓落魄贵族的苏丹,刚好都有所涉猎。
朱高爔听到这话,都惊了。
“你有这么好心?”
苏丹噎了一下,然后特老实地承认了:
“这不是还得靠你当官儿嘛。你大哥是世子,手底下不缺人。你二哥也是高阳郡王,有自己的班底。你三哥虽然合适,但是相比起你这位定海郡王,我觉得你更好。”
说着,苏丹又顿了顿,挠了挠后脑勺,龇着大白牙,露出来一个笑容:
“更何况……咱俩才是最先认识的。”
朱高爔琢磨着,有些事情他虽然早慧,但是也不能过于突出,次次都亲力亲为地出面。
这样一来,苏丹倒是成为了一个极其合适的选择。
沉吟片刻后,朱高爔也露出了一个笑容。
很纯。
很无害。
苏丹一见他这样,就知道——
妥了。
……
翌日。
留在应天的藩王都该回去了。
临别前,魏国公徐辉祖并没有前来,反倒是徐增寿乐呵呵地跑过来送行。
他看着朱棣,笑眯眯地开口:
“姐夫,你就安心地去北平吧。应天这里,还有我在。你家那几位,我都帮你看着的。准吃不了亏。”
朱棣听到这话,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拍了拍这位小舅子的肩膀,很认真地开口:
“一切就有劳了。”
朱高爔等人站在一旁,见到这离别的一幕,心中有些酸涩。
与来到金陵时,那种优哉游哉的心境不同。
眼下朱允炆即将登基,谁也不知道新官上任的三把火,到底什么时候会烧起来。
谁也不知道,藩王的未来又会在哪里……
以前大明天子是朱元璋,而眼下的大明天子即将是朱允炆。
一个是亲爷爷,一个是隔了一层的哥哥。
傻子都知道这其中的亲疏远近。
想到这里,就算是最为桀骜不驯的朱高煦,脸上都忍不住露出了迷茫之色。
他还是个大小伙子,没有结婚呢。
朱高炽作为,显得要稍微镇定点,但是拢在袖袍中的手,还是忍不住紧紧攥在一起。
反倒是朱高爔,因为知道有玉佩和大明混一图在身,那底气……足的不得了。
徐增寿回过头,一眼看过去,就看到这大胖小子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镇定的不行。
嘿。
徐增寿有点讶异地挑高了眉毛。
这小外甥确实有点不一般啊。
他究竟是什么都不懂,还是心性沉稳过人?
也许是什么都不懂,看不清眼下的局势吧……
徐增寿心中默默揣测。
只是他刚想到这一点,就听到城门口,小孩子的尖锐哭声。
徐增寿扭过头去一看,就看到宁王的嫡长子朱盘烒就在那里扯着嗓子哇哇大哭,那撕心裂肺的模样,看起来好不凄惨。
只是就算他看起来再可怜,但是那种魔音入耳的感觉,还是整的城门口的所有人,脑瓜子嗡嗡疼。
而且仔细对比起来,朱高爔和朱盘烒似乎也没有多大的年龄差。
果然,有了对比以后,徐增寿收回了之前的想法。
谁说小孩不懂事了?
正是因为是小孩儿,所以有的时候心思更加敏感。
应天府内潜在的危险,与父母分离两地的委屈……
他们都能隐约感觉到。
正是因此,徐增寿看向朱高爔的目光,顿时就变了。
这小外甥的胆儿挺大啊。
不错不错,有他徐增寿的风范!
临别前,朱棣走到哥四个面前,三令五申地强调:
“在应天府,行事小心。尤其是老二,你要是真在这儿惹出什么事来……我也帮不上你。”
老二本来是想撇嘴的。
凭啥说到惹事,就想起他?
他朱高煦像是那种无缘无故找事的人吗?
不过听到后半茬,他心中的郁闷也没了。
算啦。
老爹日子也不好过。眼下应当是一家人同舟共济,度过难关的时候,他朱高煦还不至于拖全家人的后腿。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