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长安大乱(1/2)
第316章 长安大乱
“真义士也!”
金茂大笑道:“我就喜欢你这样的人!”
他站起身,来到堂下,仔细打量李儒的面孔,说道:“看在你的面子上,我能饶董卓一命,但世上就不能有董卓这个人!”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董卓社会性死亡,改名换姓,不然,还是难逃一死。
李儒明白,这是最好的结果了。
董卓做的那些事,不知多少人要其死,金茂要是大大咧咧地放任董卓还在社会上活跃,那就不可能成就如今的地位。
“如此,李儒愿为大将军效力。”
这次,金茂没有露出要人叫主公的恶习。
“文若、文和、公达,接下来交给你们了。”
“喏。”荀彧、荀攸、贾诩齐声应和。
既然敲定大概意向,接下来就是细则,要谋划如何提高成功率。
毕竟,这只是李儒一厢情愿,到时候,董卓和西凉将军们可不会同意。
四人的目标,就是要这些人同意。
至于顽固分子,也没什么好说的,还是埋土里当养料比较好。
…
整个南方的大军又开始调动起来,引动各方局势。
幽州,易京城外。
袁绍打探清楚,知道南军要针对长安后,不由地对公孙瓒发动更加猛烈的进攻。
势必要在明年年初,破掉易京这个乌龟壳。
徐州,彭城。
曹操一边整顿军务,一边调军北上。
这次曹操明面上是为了打掉公孙瓒的从弟渤海郡守公孙度,实则是要谋夺冀州。
一切似乎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
时间匆匆。
来到初平六年(194),北方大旱,连续几个月不曾下雪。
新年后,南方却是雨水不断,严重阻碍了北上大军的步伐。
极端的天气,往往会变得更加极端。
金茂询问多位精通卜算的人士后,得知今年南方很可能要发生洪涝灾害。
他果断放弃北上的脚步,将召集来荆州的军队加入巩固长江堤坝的基建中去。
宛城的建设自然全都停下,一切力量都为了预防可能出现的水灾,而行动起来。
长安的计划,只能往后延。
至于李儒,想来这位应该足够聪明吧,要是还没等大军到长安就动手,死了可怪不得别人。
北方的局势并没有因此而变得缓和,甚至如冷水入滚油般。
炸了!
长安城。
随着董卓老年痴呆发病率越发上涨,麾下众将心生异端。
太傅黄琬趁机以皇帝刘协的名义,派使者各处招揽。
中郎将张济、杨奉等外姓将领皆背叛,董卓势力大幅衰减。
而后,黄琬等帝党派看不过西凉军劫掠百姓,要各将领进行军纪整肃,约束各自的部队。
李儒趁机用计,传播谣言,说朝堂要卸磨杀驴,诛杀有功之臣。
扬武李傕、扬烈将军郭汜率先反噬朝堂,张济、杨奉等人紧随其后。
李傕等人纵兵劫掠,百姓、官员死伤不计其数,太常种拂、太仆鲁旭、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战死。
诸将以清君侧的名义,攻入皇宫,皇帝刘协被逼着赐死太傅黄琬。
整个大乱,太尉刘焉、大鸿胪刘表都不曾出兵稳固局面,反而任由局面崩坏。
直到局面稳定下来后。
刘焉、刘表才出面,讲和李傕等将,并想趁机围剿董卓余部。
可李傕等人感念董卓曾经的恩情,不愿动手。
刘焉、刘表又想调动西凉韩遂、马腾再来长安,助二人灭掉董卓。
就在这时。
李儒以董卓的名义横空出世。
李傕等人惊疑不定,还以为董卓病情好转,不敢轻动。
刘焉、刘表深恐董卓要找两人算账,拥兵自固。
李儒趁机入主朝堂,大赦天下,并封李傕为车骑将军,郭汜为后将军,开府建制。
张济、杨奉等皆升杂号将军。
一波操作之下,众人皆满意而归,也就不去追究董卓病情是否好转的事,全都当做曾经的那位董太师又回来了。
李儒自身却没有给自己封赏任何官职,同时也不给刘焉、刘表任何惩戒。
未央宫中。
李儒处理完所有事务后,再次面见皇帝刘协。
“你所言当真?”
自从上次金羊赴死,刘协艰难地走出悲伤,可他对大将军金茂任然心存幻想。
李儒之所以能得到刘协的信任和支持,自然离不开大将军这面大旗。
“陛下岂不闻,大将军曾陈兵洛阳,誓要迎您回东都。”
刘协不信道:“那又为何退兵了?”
“你别跟朕说,大将军兵马不足!”
长安街头的小儿都知道,大将军统兵在外,整个南方莫敢不从。
李儒谎称道:“此乃计划内之事,最迟今年秋收,陛下便可回归东都洛阳。”
实际上,李儒卷动局势已经做到极限,并没有想好后续,只能期望大将军能早点来长安。
“当真?”
刘协高兴地跳起来,虽然心里一直有个声音在说,“别信大将军,他就是个骗子!”
但南方治平的事迹不断地传如宫中,刘协作为一名有抱负的皇帝,怎能不心向往之?
无数个夜晚,刘协都会畅想,若是有大将军辅佐,那他的成就会有多高。
可一次次的失望,又不禁让他怀疑自我。
尤其是可怕的那个问题,刘协一直不敢问出口。
“大将军会谋朝篡位吗?”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