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天泉证道 四句教言(1/2)
第149章 天泉证道 四句教言
嘉靖六年,王阳明五十六岁。
这几年内阁大学士像走马灯一样,换得很勤。嘉靖接任皇帝后,梁储退休,费宏重新入阁;嘉靖把从兴献王府带过来的五品长史袁宗皋提拔入阁,可惜袁宗皋在任上半年不到就去世了;三年,首辅杨廷和被迫退休,蒋冕接任,蒋冕首辅的椅子只坐了两个月就退休了。接蒋冕任的是费宏。石瑶入阁,毛纪退休。五年,杨一清入阁。六年,费宏和石瑶退休,谢迁入阁。杨一清成了首辅。几位老先生都不喜欢惊世骇俗的良知学说,却都不否认王阳明的军事智慧。
五月,朝廷起用王阳明以左都御史官职总制两广、江西和湖广四省军务,讨伐广西田州叛乱。六月六日,王阳明上奏《辞免重任乞恩养病疏》,朝廷不允辞职。
起程前,王阳明给钱德洪和王畿安排了书院的工作。钱德洪和王畿一左一右坐着,王阳明说道:“德洪、汝中,你们在书院做了一年的教授师,已经摸着了教学的门道,我去广西后,你们就要担负起书院掌教的职责。德洪掌教余姚天中阁,汝中掌教绍兴书院。德洪还要协助谦之编辑文录。”王阳明随手拿起桌上的一摞文稿,“谦之是个有心人,要把我这几年的文稿编印成书。这些文稿,我已经标明了时间次序。德洪,编辑文录,就按时间先后顺序,不要分门别类。时间先后,能看出来良知学说发展的脉络,对读者有帮助。编辑时掌握一个原则,文辞越简单越朴素越好,不图修辞好看,要的是能说明问题。”
正说着话,新科进士钱楩进来了。钱德洪和王畿与之打过招呼,便都避出去了。钱楩说道:“弟子被分配到晋江做百里侯,上任前回家祭祖省亲,顺道向先生请益。”百里侯是知县的雅称。
王阳明高兴地说:“世材,过去是读书,以后是做官。人在仕途,从修身上来说,功夫要难上十倍。没有良友诤友时常提醒劝善责过,不知不觉就沉沦于世俗了。自己最起码要有个座右铭,座右铭就是良友,看它一次被提醒一次,让心中的良知别睡着了。良知睡着没睡着,有几个标准可以检验:一、话正说到得意处,能不能立马停下来?二、得意忘形时,能不能悬崖勒马?三、怒发冲冠时,能不能很快心平气和?四、贪心恶念刚起的时候,能不能静下心来?要做到这些,就看志气坚定与否。这些毛病的源头,是私心蒙蔽了良知。良知醒着的时候,良知就像阳光,私心就像冰雪。私心冰消雪融后,良知贯古今、通天地,与万物一体。万物一体,没有哪一物是不亲的,没有哪一人是不亲的。做官,就是亲民。”
钱楩辞别王阳明,赴任晋江去了。
八月,王阳明为书院写了院训《客座私祝》。
起程的日子定在九月初八。出远门,又是去打仗,亲朋、弟子、地方知府、两县知县、府学教授和县学教谕,纷纷来话别,伯府的人络绎不绝。初七晚上,伯府前厅待客的灯亮到很晚,王阳明送最后一拨客人到大厅门口,看到门外侍立的钱德洪和王畿,便招呼他俩。
钱德洪和王畿同声问候。
王阳明问道:“有事吗?”
钱德洪说道:“这么晚打扰先生,弟子很不安。”
王阳明说道:“有事就不是打扰。什么事?”
王畿说道:“今天畿与德洪论学,争执不下,想来请教先生,可先生就要起程,弟子担心明天先生没有时间。”
王阳明说道:“有疑问才能有进步。有疑问说明你们用功了。走!”王阳明抬头看月,半个月亮已经升到了当空。王阳明前头走,弟子跟在其身后。三人来到碧霞池畔,漫步到天泉桥上。南北走向的天泉桥是个多孔拱桥,它横架在碧霞池上,桥南北两头是台阶,中间是平台。随从按照王阳明的吩咐,把桌子、凳子、茶水,已经摆在了桥上。
王阳明坐下,招呼两个弟子也坐下,笑呵呵地说:“论学不怕争,越争越论越分明。争论有原则,原则我在余姚中天阁讲过:第一,聆听。先放下自己的见解,清空自己的心脑。不能像武术对打一样,自己先摆个防守架势。”王阳明笑着,自己抬起两臂,往胸前一架,“论学不是打架,没必要先摆个防守架子。不防守!不能像街头泼妇吵架,两个人各吵各的,只用嘴,不用耳朵。第二,欣赏。对方立论,必定有他立论的道理。先无条件地接受。为什么?每个人的视野有限,都是只能看清自己前面,看不到后面。有的人被沙子迷住眼,甚至连前面也看不清。对方对,我欣赏;对方错,我也欣赏。这是个态度,也是论学的方法。知道他对在哪里,是提高;知道他错在哪里,也是提高。第三,接纳。需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对的、错的,都接纳。为了争论而反对,那是诡辩,与论学不搭界。我接纳了你的观点,对的入我心;不对的,也污染不了我的良知。最后,我说出自己的观点,我只是说出我的观点,我不批驳你。论学,是为了辩明白,不是为了争个你高我低。德洪,汝中,你们是不是这样争论的?”
钱德洪憨厚地笑着说:“弟子聆听了,没有欣赏,没有接纳。”
王畿笑着说:“弟子耐着性子聆听了。没有欣赏,更没有接纳。”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