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余姚收徒 七十四人(1/2)
第139章 余姚收徒 七十四人
王阳明在绍兴陪伴父亲几天后,赶到余姚穴湖山王家祖坟给奶奶上坟,并祭拜列祖列宗。王家的老宅和王家的祠堂在余姚县城内龙泉山东北方向的秘图山麓,秘图山麓有个小湖,叫秘图湖,王阳明的四世祖王彦达号“秘湖渔隐”,他曾在这个小湖畔做隐士。这里住着给奶奶养老送终的叔伯兄弟,自己爱奶奶,感恩奶奶,过去几十年孝养奶奶的却是伯父家和叔叔家的几位兄弟,有伯父王荣家的守义、守智,有叔叔王衮家的守礼、守信、守恭,这些兄弟需要感谢。家族排名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谦、让为序,王阳明是长兄;这里还住着二爷王璨家的叔伯兄弟,以及五世祖王刚的后代。王阳明祭拜过祖坟和祠堂后,留在王家老宅,和同宗老少连日欢宴,拜谢亲族。欢宴过后,王阳明带着夫人、儿子,到泗门乡下拜望岳母大人。
是亲娘生养了自己,瑞云楼是王阳明出生的地方。王阳明想去看看瑞云楼。
瑞云楼是余姚大户莫姓人家的产业,当年人丁兴旺的王家只是租住,王华发迹后,有了自己的产业,搬离了瑞云楼。之后这里一直由一个钱姓人家租住。
同宗德生叔,秀才侄子正思、正心,陪着王阳明到龙泉山北的瑞云楼探访。王德生与王阳明同龄,曾经到赣州看望过王阳明。四个人来到瑞云楼所在的院子前,早有一位秀才打扮的书生站在路边恭候。
王正思介绍道:“叔父,这是钱秀才德洪,是小侄儿县学的同学。如今他家住在这里。”
钱德洪九十度鞠躬作揖,口称:“学生钱德洪拜见家乡贤达阳明先生!”
王阳明打量着钱德洪,只见这秀才个子不高,瘦瘦的身材,圆圆的脸庞,脸颊稍有些内陷,一脸谦恭和忠厚。王阳明和气地说道:“钱秀才,打搅了!”
钱德洪弓着身子说道:“阳明先生学高德重,瑞云楼这个名字还是因为先生才有的。先生,请!”
几个人来到楼前。王阳明抬头看向二楼东头,自己出生的房间的窗户,自己在这里生活过十来年,如今自己来了,亲娘却不在了。王阳明指着房间的窗户,对德生叔说:“我娘走那年,我才十三。算算已经三十多年了。”
王德生劝慰道:“伯安,咱王家一大家子,虽然你不在家,咱王家穴湖山老坟院,没有哪座坟头长荒草的。如今你功成名就,你娘九泉之下也会心安。”
王阳明只是双目含泪默默地仰望着那个窗户。
这时瑞云楼客厅里摸索着出来一个人,钱德洪迎上前去,叫了一声爹,扯上来人的一只手。这是钱德洪的父亲钱蒙,他是个盲人。钱蒙招呼道:“大司马王先生,您是咱县里的骄傲,快屋里请,喝杯茶!”
王阳明看向钱蒙,此人与自己年纪差不了多少,只是看起来比自己年轻,脸庞很圆润,没有皱纹,鬓角和胡须看不到丝毫灰白。这是因为看不见人间丑恶的缘故吗?王阳明擦擦眼泪,笑着道:“老哥,这里没有大司马,只有王伯安。”
钱蒙笑着道:“王先生,我虽然看不见先生的德容,但听你说话的声音,就知道你是位贤者,声音有底气,又非常清和。你既已到了门前,哪能不喝杯茶?”
钱德洪祈求地看着王阳明。
王阳明笑着说道:“老哥一定精通音律。那就打搅了。”
王阳明进了客厅。钱德洪引着钱蒙在主位坐下,钱蒙招呼王阳明就座。王阳明把德生叔让到了主客位,自己顺势坐到了西侧。钱德洪、王正思、王正心,陪着站在一侧。
王阳明打量着客厅,最后他的目光停留在墙壁上挂着的一根长竹竿上。长竹竿有一人多高,竿头装饰有流苏,不似一根普通的竹竿。钱德洪见王阳明盯着竹竿,便小声介绍道:“先生,这是家父心渔翁的长箫!”钱蒙号心渔。
王阳明道:“这可是我见过的最长的箫。看来,心渔翁一定吹得一口好箫。”
钱蒙笑着说道:“听王先生说话的声音,王先生定然精通音律。如蒙不弃,你们喝着茶,让鄙人来献献丑。”
王德生插话道:“心渔翁,我这大司马侄子号阳明。”
钱蒙拱拱手说道:“阳明先生,那就献丑了。”说着,他接过儿子递上来的长箫,试了试音,吹出了一曲《摇篮曲》。王阳明闭上眼,沉浸在箫曲中,这是小时候常常听亲娘哼唱的曲调,现在回味着这个曲调,好像是自己仍在亲娘前后轻轻晃动的臂弯,感受着亲娘温暖的怀抱,听着亲娘温馨的祝福,贴心的叮咛,溺爱的絮叨。王阳明好像闻到了只有自己亲娘怀抱才有的独特温香。王阳明流泪了,他轻轻地呢喃了一声“娘”。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