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乡约》自律 仁施民生(1/1)
第108章 《乡约》自律 仁施民生
九月,秋高气爽。赣州第一届童子歌诗大会在巡抚衙门东侧的射圃举行。赣州新建的义泉书院、正蒙书院、富安书院、镇定书院、龙池书院,以及其他各私塾的读书少年三百多人,会聚在射圃内。王阳明、杨璋、邢珣、宋瑢等人到场,府学和县学的秀才们是会场的服务志愿者。各书院读书郎先后站到主席台上,唱诵《三字经》《孝经》《千字文》《百家姓》《神童诗》《名贤集》中的自选内容。最后是全场集体唱诵《三字经》。
十月初二,王阳明接到朝廷对自己的退休申请的答复:王守仁带病剿匪,劳苦有功;身有小病,善加调理;重任在肩,不允辞职。
为了慰留安抚王阳明,朝廷追加了对浰头剿匪战功的奖励,在先前奖银四十两和纻丝布两匹的基础上,把因为横水和桶冈剿匪战功对王阳明儿子奖励的官衔,从六品锦衣卫世袭百户提升到了五品世袭副千户。
十一月,巡抚衙门召开了一次民生会议,参加者有杨璋、吴大有、邢珣、季、危寿、宋瑢、施祥、舒富,以及福建漳南道、湖广郴桂道、广东南韶道和岭东道的驻赣州代表。五十多岁的吴大有是江西布政司左参政,接替黄宏出任布政司驻岭北分守道。赣州府推官危寿、南靖县知县施祥、南康县县丞舒富,三人因为分别负责和平、平和和崇义三个新县城的建设而出席了会议。
王阳明开场白道:“年底了,今天我们召开一个各衙门联席扩大会议,会商的要点已经提前分发给了大家,主要有以下三个内容:一、南赣巡抚境内民生上有什么需要衙门来做的;二、怎么有效进一步安定新建县境内的新民生活;三、赣州城北龟尾角税关盐税的征收问题。三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就是民生问题。各衙门主官分别说一说。今天发言依问题的轻重为序。危节推、施县侯、舒佐堂,你们三位先说。”
危寿、施祥、舒富分别汇报了新县城的建设进展和遇到的问题。
王阳明说道:“三座新县城已经初具规模,就等礼部铸印、吏部选官了。新县初创,更要精兵简政,只需要一个知县和一个典史,在平和和和平两个县,知县听凭吏部选派。崇义经由杨兵宪推荐,本院认可由南康县舒佐堂来坐崇义县知县这个位子。舒佐堂虽然不是学校出身,但是‘四书五经’都能理解。在横水、桶冈、浰头三地剿匪中,他独领一哨官军,屡立战功,并且亲自擒获了大贼首谢志山。一年来,除了负责崇义新县城的建设,他还负责大余、上犹、南康三个县的联防工作。他不仅有功劳,对南安境内情况也非常熟悉。”
杨璋点点头。舒富感激地看了看杨璋,又看王阳明。
王阳明继续说道:“新县建设,城墙、公署、县学,这些建设固然重要,但本院以为,人更重要,主要是新民的转化问题。这些新民过去当贼,是胁从,官府给了他们新生的机会,他们能不能新生,能不能做良民,会不会走回头路,官府有很多事情要做。首要是恩威并用,威——土匪的剿灭已经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恩,怎么施恩?首先官府从精神上不能歧视,要安抚。新民既然弃恶从善,就要一视同仁。要让过去那些受害者不寻仇。精神上安抚,物质上照顾。土地划分上,要一视同仁;没有口粮,官府要开仓出借;没有种子,没有耕牛,官府要出借或者贷款。新县城新县境内,要推广十家牌法这样的保甲法,互联互保,防贼防盗。新民安居乐业,是官府的责任。这是本院为新县起草的一份《乡约》,”王阳明示意王祥,王祥把三份《乡约》分别递给危寿、施祥和舒富,“剿匪,是官府以力服人。以力服人,新民不见得信服。所以官府待新民,不懂道理的给他讲道理,要教他们互联互保的保甲方法,这样才能长治久安。”王阳明巡视了一遍全体与会人员,说道:“这份《乡约》不仅适用于新建县境,也适用于乐昌、仁化、乳源这些过去闹过贼患的地区,还适用于四省八府一州所有地区。好,吴大参,你说一下盐税的情况。”
吴大有说道:“王都堂,敝道对龟尾角盐税征收情况做了调查。吉安、临江、袁州这三个府,为能吃上粤盐,百姓对巡抚衙门感恩戴德。过去粤盐不让卖,淮盐因为路途艰难进不来,百姓连高价盐也吃不上。但是百姓怕随着剿匪战事的结束,这好事也会结束。”
王阳明说道:“既然是好事,半途而废就太可惜了。从前私盐贩子猖獗,官府要打击走私。现在虽然没有了战事,赣州和南安因为战事,官库已经唱起了空城计。如果盐税继续收下去,两府衙门经济上有了源头活水,盐税的结余部分可以上交朝廷太仓,这就成了老百姓、衙门和朝廷三方的好事。为什么放着好事不做呢?本院要上奏朝廷,争取办下去。好,盐税这个问题就这样定。邢府台,赣州府呈递的石城县申请开仓放赈的呈文,本院已经批示,”王阳明拿着批文,“石城是个小县,官仓储粮有限,赣州府府仓要接济。本院要对发放方式做一个说明,要吸取以往的教训,过去,近郊的人重复冒领,深山里的饥民路程远,赶到了官仓,已经无粮可领。要从两点上做好防范:一、选人要得力,从县学秀才和里老人中选,有分发有监督;二、要等深山远路的饥民到齐,再统一开仓放赈。好事要办好!”邢珣拱手说道:“一切听从王都宪裁处!”
王阳明看向宋瑢,一脸严肃。宋瑢缩着脖子,不知道自己何事惹上了巡抚大人。
王阳明不满地说道:“一府一县,你的辖区有没有人受灾,有没有人饿肚子,你清楚不清楚?宋大老爷?”
宋瑢最初接触王阳明时,因为民兵训练吊儿郎当,就曾遭受过巡抚大人的冷眼,后来在南安剿匪时立了战功,被朝廷升了一级官品,因为战功,再到巡抚衙门时,脊梁就比过去挺得直溜了些。现在被王明阳冷淡地称了一声“宋大老爷”,他激灵一下站了起来,人站起来了,心却往下坠着,连膝盖也是弯着的。
宋瑢怯怯地应道:“下官在,都老爷!”
王阳明厉声说道:“赣县退休县丞龙韬,在官时清正廉洁,年老退休,家贫如洗,一日三餐竟然难以为继。乡邻乡亲,不知道互相救助,反而冷言冷语、挖苦嘲笑。小民不知道好歹,只眼馋贪官污吏的锦衣玉食。先贤曾子说过:‘做官一任,在我的土地上有饿肚子的,就是我的耻辱。’宋县侯,本院命你筹措官银十两,白米两石,米酒一坛,亲自登门慰问。不仅如此,以后每逢年节都要慰问,保证龙先生不缺衣食。并且,你应告谕父老子弟,移风易俗,改过扬善。你慰问的结果,要及时汇报本院。”
宋瑢哆嗦着腿说道:“回禀王都宪,下官一定照办。”
王阳明示意宋瑢坐下,巡视了一遍所有人员,说道:“各衙门各主官,勤加访查,要做到各自辖区内没有饿死的、冻死的,最好是安居乐业。这是我们做官的本分!”
(本章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