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滁州上任 太仆少卿(1/2)
第72章 滁州上任 太仆少卿
徐爱五月底假期结束,到南京上任去了。王阳明在家乡度过了秋天。九月底,他告别奶奶和父亲,带着夫人,前往南太仆寺。太仆寺在滁州。滁州在南直隶江北地区,与南京隔江相望,是南京西北面的防卫门户,是南京和北京陆路交通的要道。江北乌衣镇,是南京通往北京的第一个驿站。在驿站,太仆寺的迎候人员迎到了他们的少卿王阳明。
太仆寺衙门在滁州城南。第一天,第一件事是拜见太仆寺正卿,拜见了正卿,就算正式上任了。正卿是于凤喈,山东莱阳人,与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是同年进士。正卿和少卿,一个从三品,一个正四品,按大明礼制,两人相差一个级别,长官在东,下官在西,东西叙礼,见面作揖。
于凤喈是山东大汉,年近甲,身材魁梧,面色紫红,国字脸上,浓眉大眼,一脸正气,两鬓和一把胡子白着。
王阳明弯腰作揖,于凤喈站着拱了拱手。王阳明谦恭地说道:“下官王守仁拜见太仆卿王大人。”于凤喈哈哈笑着,回应道:“一路辛苦了!坐!坐!”
见过礼,于凤喈这才回到主位,背北面南而坐;王阳明到了东面,面西而坐。王阳明说道:“于太仆,下官初来乍到,百事不熟,各方面还请太仆卿多多指教!”
于凤喈哈哈一笑,说道:“马政之事说起来并不复杂,只要用心,很快就能接手。本官正德五年从云南左参政任上转到了太仆寺。”于凤喈扳着指头,“五、六、七、八,过得真快呀,已经四个年头了!”
王阳明说道:“四年时间,太仆卿肯定已是马政专家了!真是劳苦功高!当年太祖爷说过,从有天下国家以来,马政都是非常重要的国家政策。回头看看历史,确实是这样。汉代面对的是北方的匈奴,唐代和北方的突厥对垒,本朝时刻遭受着北方鞑靼的侵扰,这都是马上的敌人。还望太仆卿多指教。”
于凤喈哈哈笑着说道:“马对国家来说,是很重要。只是现在的政策一年一年变化,我们面对的事务也有变化。不再是单纯养马了。”
王阳明看着于凤喈,说道:“愿闻其详!”
于凤喈笑着说道:“现在战场在北方,敌人是鞑靼骑兵。我们南方水草养出来的马,个子矮小,经受不住北方的严寒,跑不过鞑靼人的马。现在朝廷重点是在北方养马,主要在北京太仆寺,马厂在北直隶、河南和山东;又在辽东建设行太仆寺,在陕西建设行太仆寺,在甘肃建设行太仆寺。”于凤喈看了看王阳明,笑笑说道,“这也并不是说我们的事务毫无意义。起码,我们上缴的马匹和银子要占全国太仆寺的三分之一。”
王阳明不解地问道:“怎么还要上缴银子?”
于凤喈笑着说道:“养马户,两年为期限,五个男劳动力要上缴一匹成马。后来马匹太多,边境军队接收不了。对京师部队,供过于求,储备马太多,太浪费,朝廷就改变了政策,一半的任务量可以交银子抵任务。一匹马十五两银子。不少养马户嫌养马是个拖累。这一下,两全其美!这是一项收入。养马户不养马了,草料省下来了,也折算成了银子。原来一匹马的任务量,一年要上缴二两银子,这是草料银。太仆寺在南直隶有很多闲置草场,出租出去种地,每亩每年也有几分银子的地租。还有一项,南京四十九个军卫,每年向我们缴纳马匹损失抵押金。这些都是寺里的财政收入。”
王阳明不解地问道:“南方这些军卫需要的马匹,不正是我们南太仆寺的马吗?”
于凤喈笑着说道:“是呀!我们养的马更适合南方军卫。太仆寺有几个直属马厂,集中饲养,分大、中、小三个级别,大马厂存栏上万匹,以下是七千匹和三千匹的存栏量,可以供应南方军卫和南京用马。各马厂有牧监和大使在照管。两京御史每三年来巡查一次,烙印编号,登记造册。王少卿,你刚到任,先歇两天,然后利用半个月到一个月时间,下到各马厂转转,熟悉熟悉情况。南直隶中的六府二州,都有太仆寺的派出衙门。本官已经接到了调令,要到南京大理寺上任。目前只是在等待和新任太仆交接。”
王阳明马上拱手,祝贺道:“恭贺太仆卿荣升大理寺卿。”王阳明起身走到大厅中间,说道,“刚才是下官拜见太仆卿。现在容晚生拜见年伯大人。”说着,王阳明跪下磕头。
于凤喈马上起身,走了过来,两手向空中一托,示意王阳明起身,嘴里说道:“伯安,令尊龙山公身体还好吧?愚叔与老年兄已经好多年没见面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