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大唐狄公案叁(22)(2/2)
精雕细刻的乌木桌上,尽是珍馐美味、四季鲜果。十二名仆役侍立两旁,由一名总管支使,他时时留意为客人添上美酒。
中书令身旁为大理寺正卿刘大人,他留着灰白的长髯,气度不凡,另一侧则是礼部尚书顾大人,瘦长而稍有些驼背,许是经年累月早朝跪拜所致。对首坐着位目光锐利的高个儿,胡子也已灰白,此人乃御史台大夫匡大人,此公为人耿直,远近尽知其诉讼断案从不留情。晚膳虽已用毕,但四人意犹未尽,各自端着盏美酒,细细品啜。席间,中书令王大人引出话头,与众人讨论了些朝廷要务,眼下四人随意闲聊着。
王大人轻捋银须,对刘大人道:“浦阳佛寺淫僧一案,令圣上大为震怒。四天来,京城佛界沸反盈天,大国师也已在上朝之际替那些淫僧辩护,可一切皆为徒劳。”
“我有绝对的把握可奉告阁下,明日圣上将降旨除去白马寺方丈‘大国师’尊号,同时圣裁各佛寺税收不予豁免。刘兄,这意味着佛界再也不能滋扰圣纲,干预国事了!”
刘大人颔首称是,说道:“有时机缘凑巧,地方官吏也是举足轻重,替朝廷出得大力。浦阳县令狄仁杰虽说行事忒轻率了些,却叫那座庞大富裕的寺院出乖露丑。眼下整个佛界皆恨恨不已,要不是前些日子该城驻军恰好领命离城清剿匪徒,以致该县民众一怒之下杀了那些和尚,我看那狄仁杰早已丧命。此人哪里知晓,得亏有此幸事,方保全其职,这也是他命大福大啊!”
“刘兄,听得此言在下甚是高兴,”御史台大夫匡大人道,“刘兄提及狄县令,这倒叫我想起了些事。在我衙门的书斋案上,有两份他递来的呈文。一份事关一无赖恶棍,此人犯下奸杀大罪,此案再清楚不过,无须讨论。另一件则关涉一名广州富商忤逆之大罪。琢磨之下,我发现此案仅靠计谋判决,虽与法理无悖,但匡某断不能苟同。此呈文最初呈递大理寺,由刘兄及同僚亲审,因此,在下推测个中许有隐情,现求教于刘兄,盼能解说一二,在下不胜感激。”
刘大人放下了酒杯,微笑着说道:“匡兄,此事说来话长!许多年前,在下尚任广东某县县令,那时广东州府彭刺史乃一卑鄙无耻之徒,后终因营私舞弊,在长安被斩首。我闻听那富商重金贿赂彭刺史,因而逃脱了刑罚。此后,他还多次被控犯下其他罪行,包括谋害九人性命。”
“浦阳县令狄仁杰明白,此案须速审速决,因他知晓那富商平时拉拢私党,勾结官府,故狄仁杰不照常理审讯,而是巧设计谋,避重就轻,让其坦然招供些其他罪状,但这罪状可等同谋逆抗官之大罪。此富商逃脱法网已二十余年,此番可谓天理昭彰,终获报应,因此,刘某以为狄仁杰做出此判决并无不当,大理寺同僚亦完全赞同此判决。”
“原来如此,”匡大人道,“明日一早,我做的头一件事,便是签发此呈文。”
礼部尚书顾大人在一旁,饶有兴趣地听着两人交谈,见匡大人如此说,遂插话道:“在下对判案诸事不甚了了,但顾某只知这位县令于国有功,一举破了两件大案,一件令权势盖天的佛界大伤元气,无以再干国政;另一件嘛,那广东商人为富不仁、违禁贩私,严惩此人以维护官府尊严,实属必要。为何不将那县令擢升几级,任一要职,以显其才华?”
王大人缓缓地摇了摇头。
他说道:“那位县令年仅四十,来日方长,他大可在将来的仕途中施展才华。用官之道,须执中庸,若提升过缓,则未免叫人灰心丧气;可若提升得过快,则引颈翘盼,欲心无厌。为朝廷用才计,应力避极端。”
“在下深以为然,”刘大人道,“可换而言之,朝廷对那县令也该有所奖励,以嘉许其志。顾大人对此可有高见?”
礼部尚书轻抚长须,默想了片刻,随后道:“圣上已恩准赏赐晋慈寺一案有功之人。明日上朝之际,我欲奏明圣上,恳请圣上钦赐狄仁杰一御匾。自然,匾上之字非圣上手题,仅为依原样镌刻镏金。”
王大人抚掌称道:“妙极,妙极!顾兄果然高见!”
顾大人一反板正之态,微微一笑。
他说道:“圣人厘定仪典、礼节,乃维纲纪,护国本之需。多年来顾某三省乎己,严责于人,不敢稍有懈怠,所谓奖勤罚懒,诚如金匠称金,唯须谨慎仔细,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四人起身离席。
中书令王大人引领众人走下宽阔台阶,去荷池畔信步漫游一番。
二十五
当京城传来三案的判决时,狄公的四名亲随干办却正各自烦恼,十多天来,四人皆唉声叹气,烦躁不已。
林樊被定罪下了死牢,浦阳全城为之轰动。可狄公一直愁眉不展,闷闷不乐,四名干办眼见如此,也只能心存焦虑,不知狄公为何事烦心。与往常不同,此番结案后,狄公并未循旧例与随从干办一同悠然复述破案过程,而是仅对四位干办的尽心竭力表示了谢意,随后便埋首于浦阳例行公务之中。
长安信使于下午抵达,正在文案馆内审核县衙账目的陶干签收了此件,并速将公文送至狄公书斋。
洪亮正坐在书斋里,等狄公来签发这份公文,马荣与乔泰也在。
陶干将公文一扬,只见公文函封上赫然盖着大理寺的封印,随后他将此件放于桌上,乐道:“我说兄弟们,这定是那三件案子的终判!眼下大人该振作了!”
“未必吧,”洪亮道,“大人正担心京城大理寺及御史台等衙门是否同意他对此案的处置。眼下大人守口如瓶,从未对我透露半分心思。但我相信这正是大人苦思冥想,而未获解答之事。”
“罢了,”马荣插话道,“我只知大人一宣布京城判决,某人将大获全胜,那便是梁老夫人!朝廷当然会没收林樊一大部分财产,但判给梁老夫人的已足以叫她富可敌国!”
“那是她应得的!”乔泰评论道,“前些天我见那老夫人身心憔悴,悲伤异常,此番获胜也算是上苍有眼!只是对她而言,这阵子受刺激过大,她已十来天不能起身了。”
正说着,狄公走了进来,四人立即起身施礼。狄公点头招呼了四人,随即打开洪亮交与他的公函。
狄公匆匆扫视了一遍,说道:“京城官府已同意了本县对三桩案件的判决。我本以为此案判决至多斩首,哪料林樊如此背运,但判决既下,我等必须遵守。”
随后狄公宣读了礼部嘉奖令。狄公将此件交与洪亮后,向京城的方向躬身施礼。
“狄某此次被授予殊荣,”狄公道,“圣上恩赐御匾一块,上镌圣上题词。洪亮,你切记着,圣上所赐御匾一到,你便立即差人将御匾悬于公堂之上!”
四位亲随干办道贺不已,狄公淡淡谢过,又道:“如往昔一般,明日一早,亦即拂晓前一个时辰,我会在县衙当着众百姓的面宣读判决。洪亮你去吩咐县衙众人准备停当,且知会驻军统领,希冀驻军在指定之时到达县衙,以便将罪犯押送至法场。”
狄公捋着胡须想了一阵,随后又叹了口气,打开了洪亮放在桌上待其签发的本地钱粮公文。
陶干拉了拉洪亮的衣袖,马荣及乔泰也挤眉弄眼,示意其快说。洪亮遂清了清嗓子,对狄公道:“大人,我们几个对林樊谋害梁寇发一事大惑不解。此案明日一早便告结案,大人您现在能否替我等解惑一番?”
狄公抬头望了望他。
“人犯正法之后,我自会告知。”狄公简短地答道,随即又阅起公文来。
次日,天方破晓,许多浦阳百姓已摸黑起身,赶奔县衙。衙门外人群密集,众人静候县令升堂。
(本章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