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柏公的茶汤(2/2)
瞥了眼匐勒依旧肿胀的脸颊,思霄建议他随尹毅一道跟着自己回庐,给两人取点疗用的药膏。
“不用了思医师,等回去我简单弄点艾灰粉,敷一敷就好。”匐勒说罢,看看天色,便施礼与众人请辞。
“你还懂得用这个?”思霄颇有些意外。
“这还是跟少姝先生学的呐!”说完,才觉出不对劲儿了,也不敢与少姝对上视线,装傻充愣拔步就走,简直像落荒而逃。
“是么,少姝先生?”思霄闻言,侧头打量了一眼浑身上下别别扭扭的外甥女,自胸腔爆发出一通爽气的大笑。
“少姝姑娘这个先生做得名副其实,循循善导,且富有童趣,弟子们无不入心啊。”佛图澄的话,和煦如春风。
“大师言重了,少姝可不敢领受。”小姑娘顿生窘迫,一抬头,望到匐勒转过前方水池,拐入岔道不见了。
不多时,众人也行至那清池处,少姝蓦地一愣:“奇哉奇哉,这池边何时设了个茶摊?”
她十分笃定,至少今日早间路过时,此地还是空荡荡的。
(两晋茶摊:据《广陵耆老传》中记载:“晋元帝时,有老妪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陆羽在《茶经》中也记述了此事,故事中老妇人每天早晨提着一壶茶沿街叫卖,百姓都争先恐后地买她的“雨花茶”汤来喝,奇怪的是,这老妇人自一清早叫卖到晚上,壶中茶汤不减,她还把卖茶所得的钱全部分给孤苦贫穷的人,贫穷的人都很感激她。这个消息被当时官吏得知,派人把她抓了起来,关进牢里。第二天一清早,老妇人不见了。此事记叙的年代为东晋,说明至少从彼时起已有人将茶水作为商品在集市进行买卖了,茶摊起初是帮助人们解渴的,后来发展为古代人社交的场所。)
小池边的柳岸旁,用芦席架起一座高于堤岸的傍水棚榭,下方以坚木作支架,扎实地插入河泥中,上铺木板,顶盖芦席,高台边缘伸向水面,站于其上,池中风物均收眼底。
少姝越看越喜欢,信步入棚,怎么原来就没人发现,这地方做生意是极好的,对于吃茶赏景的客人来说,真乃好个所在。
凉棚内设了若干几案,里头灶火边站着一位白发萧萧,精神矍铄的老者,正专心地收拾摆弄着茶具。
那老者听有人声,忙转过身来热情迎客:“老朽刚搭好架子,就有贵客光临了,快请坐。”
“方觉口干舌燥,就看到老好柏公的茶幌子了。”思霄语气松快地打招呼。
(幌子:古代酒肆或茶肆外面飘的旗子,也叫“望子”。现在人们用“幌子”二字比喻为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假借的名头,其实它的本义即旧时店铺用来表明商品和招徕顾客的标帜,缀于竿头,悬挂在店门前,源出于我国北方。作为民族特有遗俗,至今在古城街道上依然保留,如“平遥古城”,介休“明清一条街”等。)
“我当是谁,原来是思老弟,哦,大师也在!”那被称作柏公的老人瞬间双眼放光,转而又打量少姝与尹毅,“这两位……”
思霄旋即为他俩作了引见,并说道:“这位是柏公公,他家的柏叶茶汤可是远近驰名的呦,你俩今日碰到,当算口福不浅。”
“怪道说这棚中浓香四溢,想不到老人家竟是在用柏叶熬制茶汤,我们定要好好品一品。”少姝跃跃欲试。
柏公请客人落坐,转而从灶边端来两碟子水果干果:“请诸位慢用,稍待奉上茶汤。”
少姝定睛细看,有去皮剥好的核桃仁儿、大扁杏仁儿、鲜艳欲滴的桑葚、挨挨挤挤的榆钱,上撒石蜜,插着小小调羹,令人望而生津。
(石蜜:即白沙糖的古名,是把甘蔗汁熬成糖浆到加牛乳制成,从西域进贡而来的物品。汉代对于甘蔗的加工提取已经趋近完善,蔗糖是粘稠的液体状的,通过长时间的熬煮得成,等熬到了一定的浓缩稠度,放到罐子中储存使用。东汉就有关于糖中有“沙”一样口感的小颗粒的记载,可以看作砂糖的雏形。)
含两粒入喉,凉凉的泛起甘甜,顿觉神气清怡,她往尹毅手中塞了一把,见舅舅与大师也在阖目细尝,摇头晃脑,十分受用。
少姝诧异,虽说是游摊,但货品洁净讲究,布置也周到舒适,她不禁覆额轻笑,居然又是舅舅的故友,想来茶资从优,不过既是跟着慷慨阔绰的舅舅来的,费用自不必多虑了。
“我说柏公啊,怎么你也在云台山呆得腻烦了?”佛图澄侧身问店主人。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北部的太行山南麓,因山势险峻,峰壑之间常年云锁雾绕而得名,作为儒、释、道景观并存的宗教名山,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末代皇帝刘协禅让帝位于魏王曹丕,封山阳公,死后葬于云台山南麓,后人称这里为古汉山。魏晋时期,传说“竹林七贤”在此相与友善。东晋始称云台山,唐代亦称覆釜山,金代称云台山,清代称小北顶。当代称云台山,恢复云台山固有称谓。)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