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英雄无敌魔法门之众星传说 > 第二十三章 节 若有可回头

第二十三章 节 若有可回头(2/2)

目录
好书推荐: 转世混沌 云王的毒妃 灵蛇传奇 灵途 美男攻略,殿下请自重 影后重生之豪门婚宠 豪门第一辣妈 逆天 醉卧都市 素手遮天,逆天狂后

但依我看,你不如两方都不帮,自成一家,三分天下,鼎足而居。让天下休养生息几年;然后再看形势,可则独霸天下,否也称王一方。

蒯通看韩信犹豫,又说:“足下不可再犹豫!猛虎犹豫起来还不如蜜蜂一蜇!老虎再厉害,犹豫不决还不如一只小蜜蜂---当机立断,刺你一下,刺了就算。若三分天下而王之,此刻可保平安,将来可得天下。这样进退自如,何必定要听刘邦的一条道儿走到黑呢?‘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这是天赐的良机,正该成就大业,千万不要错过!”

韩信却说:“话虽不错,但汉王待我不薄,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我怎么可以见利忘义呢!”

蒯通心想:糟糕,这家伙用兵如神,处世却如呆瓜。连忙又将当年文种、范蠡的结局及“狡兔死,走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道理一一说给韩信听。

韩信听了,虽有动心,却犹豫了好几天的时间仍然下不了决心。

最终他还是不忍背叛刘邦,挥兵西出,十面埋伏,大败项羽于垓下。

范增的预言也果然在鸿门宴后数年应验:楚汉战争最后,项羽败北,在乌江自刎而死,刘邦建立汉朝,是为汉高祖。

而当年救下刘邦、与之结下娃娃亲,并数次相助的项伯,亦被刘邦诛杀,未能幸免。

然项羽既亡,刘邦怕韩信功高震主,结果立下大功的韩信竟被刘邦吕后以谋反罪名,第一次如擒猴般缚在车后,押回长安,第二次干脆一刀杀死。

韩信只能在死前哀叹:“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兒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其实韩信若无反心,当年为何自讨齐王爵位(时刘邦尚未称帝,亦只汉王耳)?若有反心,蒯通献计时正是良机,却又为何不听?临死反悔,又有何益!

如果韩信当年听了蒯通之计,只怕后来中国人非汉非楚,而是姓齐也说不定呢!

从某种意义上说,韩信承认了自己是一个将才而刘邦是一个帅才,他没有勇气逾越从“将”到“帅”的界限,不想称帝,最多也只想讨个齐王而已,换言之,他自叹没有这个命,是“天哉”!

而当时刘邦出兵在外,吕后在宫庭之内将韩信杀死。韩信死前长叹,悔不听蒯通之言,当初没有起兵谋反。事后刘邦得之,即下令将蒯通捉拿,欲烹之。

蒯通大呼冤枉,然后讲了“群雄逐鹿,各为其主”的道理,没想到刘邦听了,觉得讲得在理,竟然就将其放了,就这一点来说,刘邦还是有王者与众不同的非一般气度,比起项羽烹高人、蠢笨不肯过江东,和韩信愚鲁不肯自称王来说,的确要更胜一筹,换了刘邦呆在项羽、韩信任何一个的位置,只怕江山也还是他的。

“听人劝,得一半。”

刘邦乃一酒色之徒,虽能拔剑斩蛇,力不过常人;虽能混进吕公酒席,智不过尔尔。但他最大长处,就是知道自己不足,能听取人言,知人善用。萧何向他推荐韩信,他马上拜之为将;郦食其责他不尊长者,他立刻低头谢罪;项羽不守前约,封他为汉中王,他恼怒欲反,后听萧何、张良之劝,忍气而去,待项羽大军东去,再暗度陈仓;正当中原战争紧急之时,韩信忽然请封齐王,刘邦大怒,却又再次听了张良之计,实封韩信为齐王;不利之时,接受谋士陈平建议,对楚军实行反间计,离间项羽和范增的关系。。。如此等等,终于成为了大汉朝的开国皇帝。

反观项羽,则恰恰与此相反,无大局观,不听人劝,不会用人。个性崇武而不崇谋,对谋士的地位实际上是看不起的。

谋士范增断言:“刘邦在山东时既贪财又好色,入关之后,却忽然财也无所取,美女无所幸,可见他志在天下。此人兵多将广,应该趁他没发展壮大之前,赶紧灭了他!”然项羽自负,不肯听从。鸿门宴上,范增再三示意,项羽终不肯下手。最后,干脆中了刘邦的反间计,将天下第一谋士赶走了事。

项羽没有一统天下的雄心,火烧阿房宫后分封诸侯(分得很不公正),以为天下安宁,准备回老家去做安乐王了。这时有人献计曰:陕西这一带山河四塞,土地肥饶,您把首都设在这儿,才可以四面号令,称霸天下啊。项羽却思家心切,说: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我可不干这等傻事。

献计者退下,冷笑道:人们都说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然如此!项羽听了大怒,竟将其抓来一烹了之,然后顾自回彭城。

项羽不听劝,不愿定都咸阳,的确没有眼光。须知咸阳乃是秦国多年经营之地,当年攻打六国,虎狼之师一次次从此地出发;统一六国后,又将天下富户尽集于此,咸阳已是人们眼中和实际上的政治经济中心。定都于此,既可号令四方,又可就近压制最大的隐患刘邦,实是百年大计之根本也。奈何项羽不肯听此良策,定要远归彭城。结果被刘邦巩固中央,轻易夺得三秦之地,东出而逐鹿中原,最终落了一个哀叹“虞兮虞兮奈若何”的下场。

更可怜那献上妙计良策之人,所献非人,不光被煲成肉汤,历史上连个名字都没留下。司马迁《史记》不言“说者”姓名,扬雄《法言》以为“蔡生”,《汉书》卷三一《项籍传》以为“韩生”。

其实这无名氏才是真正高人:彭城是一马平川之地,无险可守,不论刘邦还是项羽打彭城,都是一攻就破,一打就散,这岂能是一国之都!如定都关中,只要守住潼关任你插翅也难飞,根本进不了巩固的关中根据地,动摇不了天下大势。

项羽失败的另一个原因是不能忍。他不重用谋士韩信,一方面是因为他自己英勇善战,过于自傲,所以忽略了韩信突出的军事才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韩信曾受跨下之辱而能忍,对于血性项羽来说,这是无论如何也不可以接受和重用的对象。

项羽自己,也不像刘邦一样能忍辱负重,刘邦兵败逃跑了无数次也不死,项羽只败一次就死了。

而项羽和刘邦虽同时羡秦始皇而说出“彼可取而代之”及“大丈夫当如是也”,唯刘邦有始皇一统天下之雄心,项羽却只有分封天下之寸光也,和韩信一样,他实在也担不起那一份天命。

历史也同样还有很多人,因为迂腐愚忠,死得让人扼腕叹息,比如民族英雄岳飞和袁崇焕。

还有一些搞笑的,比如明末代皇帝崇祯要皇室大臣捐100万银子打李自成,大家都哭穷;李自成打进京后向他们讨银子,严刑拷打后竟然捐出来7千万两。

历史就是这样,似乎总是不可思议地以特殊的方式谱写着自己残酷的真实。用错了人,信错了人,一两句话,一两个行动,就决定了英雄和狗熊的区别,决定了历史的写法。

很多事件,若有时间可以重头来过该多好,只可惜世上并没有后悔药,无可回头。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目录
新书推荐: 没人比我更懂重生 万界酒店:禁止钢铁侠充电 斗罗:我武魂比雕 斗罗:就你叫理论大师啊 北美暴警:从抓捕吹牛老爹开始! 秘诡世界:我靠谎言成神 斗罗:紫煌耀阳,日月山河永在 斗罗:武魂骨龙,我就是亡灵天灾 光之国:我百特星人,专打高端局 霍格沃茨:别叫我制杖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