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章 联合新闻采访团(1/2)
(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所以,一直委托手下人与红军方面联系的陈济棠,在1935年年关将近时,亲自下达命令,给红军送来200头肥猪(红军生活好,而且罐头厂也需要猪肉,根据地的生产并不能保障供应,经常从广东方面采购生猪)、10吨大米及大量的干制海产品;同时,也提笔给武爱华写了一封慰问信。
信中主要说年关将近,送点物资表示慰问,然后笔封一转,道出了老蒋正在厉兵秣马,准备大肆围剿的形势,并询问红军有何打算。
武爱华怎么会不知道陈济棠担心什么,在与陈、粟等人简单商议之后,武爱华提笔写道,“伯南兄盛情难却,爱华铭记于心。委员长苦心孤诣,我军已有应对之策。粤军不越雷池一步,我军即便跳海,也不过境。伯南兄如不信,可遣人来我军观瞻。”
“哈哈哈……好一个武小子,真狂!比我陈济棠年轻时强多了!”接到回信的陈济棠心情大好,“即便跳海,也不过境”八个字,作为红军最高指挥者的承诺,陈济棠还是相信的。至于“遣人观瞻”的请求,更说明这小子胸有成竹。
遣人观瞻?陈济棠脑子里灵光一闪,这不,我正焦头烂额,这武小子到是来信给自己解了围了。
原来,陈济棠有一个本家侄女,是陈济棠大哥的女儿,名叫陈思苇,从小聪明伶俐,外貌更是美艳无双,小妮子从复旦公学毕业后就在陈济棠的司令部当副官并兼任机要秘书。
手下未婚的团长、旅长们有事没事来找陈济棠汇报工作,作为过来人的陈济棠哪能不明白这些兔崽子的想法!所以,遇到比较赏识的青年军官,再加上心情不错,也会给对方一个大大的奖励,“嗯,不错,我让我侄女儿给你泡一杯茶吧!”
陈济棠这一招,对于那些军官来说,无异于天降甘霖。
不过,这小妮子这两天,天天来烦陈济棠,说她上海来了三位记者同学,个个都是大美女,想要去红军控制区域采访,要求陈济棠安排。
这有那么好安排的吗,虽然粤军与红军暂时休战,但谁都知道这是两股道上跑的车,风马牛不相及,派人去不等于是去刺探别人的虚实?
既然武小子信中相邀,何不借机派一个联合新闻采访团过去,另外多派点人保护她们就行了。
“叔,我也要去!”谁知,陈思苇在看到采访团名单时并没有表示感谢,而是提出了新的要求。
“你去干什么,你又不是记者。”陈济棠固然不会同意。
“叔——谁说我不是记者?”陈思苇开始拿出了小女子特有的本事,把着陈济棠的肩膀摇啊摇的,“我学的是新闻专业,而且,我每周都给《南国早报》撰稿的呢。叔——你让我去吧,好不好?”
“不好。我派你去,别人会怎么说?”陈济棠担心党部的人胡乱向蒋介石汇报。
“叔——我要去嘛,如果你不准我去,我就在《南国早报》上撰文骂你,说你在外面表现得很民主,在家里却是个独裁者!”
“你……”陈济棠顿时无语。
“我还要写,你睡觉时爱说梦话,梦里在喊某个人,还在睡梦中流哈拉子……”
“你这个小家伙,叔有你说的那么不堪么?”陈济棠扬起手来想拍一掌,突然觉得面前是自己的侄女儿,是个超级大美女,不知道拍在哪儿好,顺势就改为摸了摸头,“哎,那你说,你去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啊?目的可多了,闽西本来就是个好地方,风景好啊,还有,听说闽西的红军与以前的红军并不一样,我要去看看有哪些不一样,另外啊,我还听说那个叫武什么华的人,是个年轻的将军,据说非常年轻,我要去看看,他到底有多年轻……”
“他说他只有23岁。”陈济棠话一出口,就后悔了。此时,怎么能透露这种信息呢。
“哇——23岁,正好与我同龄呢……叔,你不会是吹牛吧?”陈思苇跳了起来。
“现在,应该24岁了。”陈济棠有些郁闷。陈济棠可是清楚得很,一件事情,只要引起这小妮子的好奇心,她不弄个明白是绝不会罢休的。
总之,叔侄之间博弈的结果是陈济棠大败无归(余汉谋请他赴宴去了),这样,陈思苇也成了广州《南国早报》两名记者之一,随行在联合新闻采访团里。只是,陈济棠为了保障侄女儿的安全,原计划一个班的卫队变成了一个排,而且这个排是从自己的警卫团里选派的精英。不过,想到自己的警卫陈济棠神色就是一暗,在梅州,他的一个警卫营连对方十几人都挡不住,还谈什么精英啊。
听说有联合新闻采访团前来根据地采访,武爱华十分重视。有过后世经历的人,谁不知道媒体的重要性啊。在这个时代,全国人民只知道“红匪”,不知道红军,那还不是国民政府反动宣传的结果,武爱华想趁机扭转舆论对红军的负面宣传。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