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兰亭盛会,三足鼎立 68:谢安石闲议北伐,王献之忘词罚酒(1/2)
一首四字诗吟罢,未见其人,只闻其声,王羲之便知道是谁,大呼道:“庾友庾惠彦!”
小路上的两人,一听呼唤名讳,都转过身来,另一位是节会客人是行军参军孙嗣,两人见请客的主人王羲之到此,一起作揖行礼。
“惠彦贤弟,不在曲水潭玩乐,为何与孙参军藏身此处?”王羲之问。
庾友作揖道:“我二人又何尝不想饮酒作诗,可是曲水长流,耳杯却不曾眷顾,无机会作诗,也未曾罚酒。”
孙嗣道:“等了多时,恐辜负兰渚山美景,便私下出来闲逛作诗。今见逸少兄和安石先生,在下顿生诗句。”
谢安道:“请孙参军吟来,我等洗耳恭听。”只闻行军参军孙嗣吟道:
“望岩怀逸许,临流想奇庄。
誰云元风绝,千载挹遗芳。”
“妙,妙,”王羲之夸道:“孙参军诗词丝毫不逊庾友,不过当近午时,今日是庾、桓两家订亲之日,庾友你这做公公的,不可缺席。”
“若非逸少兄提醒,险误了大事。”庾友赶忙说道:“亲家桓伟,不可怠慢,孙参军不妨陪宴同去。”
“悉听尊便。”孙嗣跟随庾友一同离去,赶往兰亭长廊下共赴订亲宴。
王羲之、谢安便去了东面那处浅潭。果然王氏宗人,也围聚起来,王家子孙,虽多是孩童,但个个好读诗书,都有王氏家门学风。王羲之、谢安走到一旁,旁观晚辈游戏,只见耳杯放到潭中,随着水纹漂浮,落到了一个六七岁的小童身边。
谢安道:“此童年幼,是何人之子?”
王羲之道:“此乃我家孙辈,次子王凝之幼子,唤做王蕴之,年方六岁,极好诗书。”
谢安看着那王蕴之摇头晃脑,颇有父辈神韵,开口吟出一首诗曰:
“散豁情志畅,尘缨忽以捐。
仰咏挹遗芳,怡神味重元。”
小孩吟诗,出口成章,听得一旁的王羲之、谢安也不由得抚掌叫好称绝,潭中耳杯转眼间,又到了五子王徽之的跟前,打转不走。
“先师有冥藏,安用羁世罗。
未若保冲真,齐契箕山阿。”
众人称妙,耳杯又入潭中,轮到王涣之作诗,这王涣之年方十八岁,因书法极有父亲王羲之风貌,当时已小有名气,王涣之吟诗道:
“去来悠悠子,披褐良足钦。
超迹修独往,真契齐古今。”
王彬之,字道生,前文说过,这王彬之与众王氏不同,王彬之并非琅琊王氏,而是四川广宁人氏。王羲之向谢安引荐道:“彬之,本是御史中丞的旗牌官,乃殷浩举荐,拜在本官门下,收为学生,全当家人相待。”
谢安道:“能入逸少兄法眼,必是才学卓越之人,且看他如何作诗?”
只见王彬之,看看左右林木,又望望潭中池鱼,心生四句诗,也吟道:
“鲜葩映林薄,游鳞戏清渠。
临川欣投钓,得意岂在鱼。”
一首五言绝句,引得众人称赞,谢安也频频点头,说道:“王彬之武将出身,将来若能效命疆场,说不定还会有一番功业。”
王羲之道:“不瞒安石,功业来临之日,为时不晚。”
“此话怎讲?”
王羲之(字逸少)低声道:“我听到一些风声,今岁开春以来,百官联名上奏,请旨再度北伐,要一雪前耻,平定苻健。”
“那逸少兄正好也借此时机,挥发壮士,请命出征。”
王羲之苦笑摇了摇头,说道:“朝廷亦想派我出征,可江东士人,为我年纪最长,何况我又是寄情山水之人,怎敢担此重任呐?我已举荐王彬之为将,为朝廷效命。”
谢安想想也是,王羲之挂了右将军的官衔,对带兵打仗其实并不感兴趣,谢安道:“如此说来,能挂帅者,必是殷浩、桓温之中二者取一。”
“老夫以为,还是殷浩挂帅。桓温狂妄,朝中厌恶其人,不在少数,况且殷浩有庾家撑腰,非他不可。”
得知殷浩有可能再度挂帅,谢安漠然良久,毕竟殷浩是功过参半,料想此番北伐,也是胜败难测。
闲谈之中,只见耳杯又在潭中流荡,几经转动,流落到王元之跟前,这王元之乃是王羲之的族弟,王元之吟诗道:
“松竹挺岩崖,幽涧激清流。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