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章 幕后黑手王玄策(中)(1/2)
第982章 幕后黑手王玄策(中)
王玄策并没有把这个渠道升级,也没有太过重视。
锦衣卫重归皇帝后,王玄策也不确认自己身边有没有皇帝的人,自己更是皇帝重点的监视对像。而太子离开长安,最紧要的就是避开皇帝的耳目。
即然这样,那王玄策就只能暗中配合太子的行动。
他相信,太子的智慧更在自己之上,即然太子殿下有所顾虑,自己就别自做聪明,太子动用只有他们两人才知道的渠道,就是一种心照不宣的暗示。
而自己维持渠道不变,同样是一种默契的回应。
用皇帝的信息系统来联系,即危险,又十分安全,因为这种联系是纯粹且单向的,自己只能知道太子是安全的,而太子却可以了解了他想知道的一切。
于是王玄策不着痕迹的把这个渠道安排进北方密探的众多渠道中,一点也不引人注意,只有自己知道,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不过多年下来,王玄策也并非什么都一无所知。
他明白,像太子这样心比天高的人物,即使生活在北方,也不会是什么小角色,反过来,说不定还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人物。
高明的善于隐藏者,藏于意而不藏于形。
太子若是有一个天下人都认为不可能的角色,那不是更加安全?
循着这样的思路,王玄策再经过手中的锦衣卫查探到的北方草原的人事变动,得出了一个让自己心惊肉跳的结果,太子殿下不会就是那位名震天下的右贤王吧?
有了这样的猜测,再将自右贤王出现后的所有线索全都收集起来。
官方消息是右贤王投靠颉利时是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前后。可王玄策经过细致的调查,发现在贞观四年之前,草原上并没有人见过这位来自中原的文士。
一切都是颉利自己所说,并没有得到验证,而且,这位汉人在中原也没有半点痕迹。
做出大胆猜测的后,王玄策就开始小心求证,通过锦衣卫在草原上的探子,调查了贞观四年到贞观十年,突厥和大唐不相往来的那几年里,右贤王的行动轨迹。
结合一些实际情况,去掉一些烟雾弹,右贤王的时间线和太子的时间线可以完全重合。
丰州议和时,王玄策就有了些许猜测,在丰州就想亲自见见这位右贤王,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可没想到,右贤王竟然带了面具,这非但没让王玄策失望,反而更加惊喜,加上李言当里装叉甩折扇的举动,更让王玄策几乎确定了对方的身份。
后来,大唐和突厥一系列的友好往来和各种互动,王玄策发现突厥右贤王的脾气性格,执政理念,包括那种鬼鬼祟祟、卑鄙龌龊的做事方法,都和记忆中太子的所做所为越来越契合。
更别说,侯君集做为朝中东宫系旗手的表现,在王玄策这個掌握全局的人眼中,就像在黑夜中亮起的火把一样明显。
王玄策断定了心中所想的那一刻,激动的无以复加,兴奋的难以自持。
太子果然是天生的王者,就算离开了长安,依然展现出那惊世骇俗的才华。
不,应该说是长安限制了太子的发挥。
离开长安的太子,如同鱼入大,海上青天,再也不受羁绊了,随意出手,就成了大漠之王,堪比李世民的存在。
不过王玄策谁也没有告诉,他知道,关于太子的事情,线索越多,对太子越危险,长安城里聪明的人不在少数。若是自己和侯君集过于密切,必然会引起别人的猜测。
太子殿下的安排,才是最合适的。
所以王玄策就把关于李言的一切都深深的藏在心里,平时一心一意的替皇上办事,就装做太子已经不在了。
他相信,太子殿下在暗中掌控一切,若是有需要,殿下必然会派人来联系自己。
果然,在皇帝出事,要遴选新太子的前昔,侯君集找上门了。
听着侯君集摭摭掩掩的,告诉自己他要阻止李世民立储,需要自己帮助的时候,王玄策就知道,太子殿下要回来了。
不然,以侯君集的胆量,绝不敢忤逆李世民。
以侯君集的智慧和影响力,更是没有底气把东宫系分散的力量凝聚起来,把皇长孙推上位。
在王玄策看来,太子殿下执掌整个突厥,手中拥有这个天下最强大的骑兵军团,只要他想,他随时可以回来接掌大唐,就算李世民选出了新的太子那又怎么样?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