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晋王李治(1/2)
第967章 晋王李治
五天后,李世民接见了最后一位嫡子晋王李治。
李治今年十八岁,身材高瘦,面容俊奕,眉清目秀,看起来如同一个女子般俊美。尤其是李治好道家,家中还建了一个道观,供养了一位道法高深的老者。
整日与其谈论上古修为高深之士,心向往之,久涉出世之学,李治常好一身青袍,颇有些出尘的气质。
李治排行第九,因李世民第二子李宽,曾经在李渊的主持下,过继其叔父哀王李智云以继其嗣位。可惜,这位次子身体不好,早早逝去,实际上李治以长幼论,排第八位,是名符其实的八王爷。
李治平时远离朝堂,摆出一幅与世无争,求仙问道的姿态。实则是采取了极为高明的不争而争的争储策略,任由年长的兄长们拼命的倾轧,相互泼粪。
而自己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并悄悄积累实力。
若皇帝和朝臣们对那些争得头破血流的年长皇子们失望,自然会注意到他。万一图谋不成,也避免暴露自己夺嫡的企图和野心,免得被后世之君所忌惮。
不得不说,李治排行太过靠后,只能采取这样的弱者图存之策,却极为高明。
李世民其实早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隐介藏形,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嫡子。
对于李治无为而争的态度,李世民也极为赏识,一方面把年长的李恪李泰推出来,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淘洗;另一方面,又准备了一个没有与任何人结怨的后备人选,在暗中做着准备。
要说李世民一早就看好李治,也不见得。
不过是多做一手准备,李承乾的消失,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给了他以虚悬太子名位的机会,表面上假装积极寻找遗失的太子,私底下可以不着痕迹的培养新太子。
太子是储君,是储备皇帝。
一個储君的诞生,常常伴随着数个后备人选的黯然落幕,虽然残酷,却十分符合实际。毕竟,一个泱泱大国的未来,不能寄托在某一个人顺利成才的基础上。
至于最后到底传位给谁,李世民在此之前也没个定数。
所有人都觉得皇位的传承,肯定是早早就就定了下来。实则天命归谁,也要看时运和命格,皇帝传位时的年龄和状态,当时天下的格局和朝堂的形势。
还有王朝接下来的发展和需要,甚至皇帝临死前的一次态度的改变,都有可能将之前所做的一切,全盘否定。是以,就连皇帝自己,也无法早早确定。
就如大清时的雍正皇帝,为人性格强硬,眼里不揉沙子,颇为极端。说的好听点儿,叫坚刚不可夺其志;说得差点儿,就是为人刻薄寡恩,不能容人。
左传有言,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朝庭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君主,往往并不完全以先皇帝的意志为主,而是以天下发展的阶段和下一步的客观需要为主,只要不是昏庸之君,就会以社稷为重。
康熙晚年倦怠,为了维持十全老人的圣名,放纵朝庭和地方史治败坏,国库空虚,土地兼并严重,豪强欺压乡里,整个国家已经到了不改变,就会衰亡的程度。
此时正需要一位性格坚韧,不畏强权的皇帝,来好好整束一下混乱朝纲和溃败的吏制,解决一下历经百年的积弊。
这不但是康熙个人对于江山千秋万世的传承需要,也是以爱新觉罗氏为核心的统治高层的共同需要,所以性格强硬的胤禛应时应势而出,他的执政是肩负王朝在关键节点上的兴衰荣辱之重任。
是要趟深水区,要啃硬骨头的.
要知道原本胤禛在朝中的支持者就少,若不是获得了统治核心的全力支持,就算康熙传位给他,他也做不稳,皇位绝不仅仅只是凭着上任帝王一纸传位诏书就能安坐的。
历史上皇帝亲自选出继承人,而没有获得整个统治阶层的认可,被矫诏赐死,被流放自缢,莫名其妙的掉到河里被淹死,被宫女差点勒死,被宫外的疯子闯进宫里差点砍死。
甚至被迫躲在后宫三十年不得上朝,被养生的红丸给毒死,各种各样的死法,千奇百怪。若是不知道的,几乎不敢相信,这些离奇的死法竟然都发生在九五之尊的身上。
可见皇帝的遗旨,若是不能代表整个统治阶层意志的时候,也不过是一纸空文。
所以,李世民也不得不考虑世家大族的态度。
对于这次的意外事件,李世民心知肚明,尤其是发生在分封制之后,自己授意房玄龄提出财产分割谏言之后,无论表面上那些人做的多么的天衣无缝,李世民心里都清楚。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