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天下形势(上)(1/2)
第949章 天下形势(上)
侯君集在此时提出,大唐西南的安南之地和中南半岛,气侯温和,四季如春,若是种植水稻,可一年三季,若是拿下整个中南半岛的所有小国,派出大将镇守,全面种植水稻。
那大唐将有一个比蜀地和江南更加富饶的粮仓,就算大唐人口再增加两倍,也不缺乏粮食了。
李世民大为振奋,立刻派出使者前去调查。
落实情况后,悍然组织大军,以侯君集为主帅,调十万大军南下,攻略中南半岛。
此时中南半岛的几个小国,也是十分落后,面对大唐的天兵,几无抵抗之力。
在通过一年时间,适应了南方湿势气侯,损兵折将后,大唐的兵卒已慢慢适应了这里的环境,而后发起了浩大的南侵,势如破竹。仅用了两年时间,将中南半岛数个小国完全拿下。
至此,大唐将势力推至西南端的海岸线,设立了安南、骠缅和真腊三大都护府,完全将此地纳入大唐版图,大唐领地也因此扩张了三分之一有余。
而这五年里,逃往西域的薛延陀也没闲着。
回到西北故地的夷男,在突厥力量西扩的压迫下,不断收缩战线。更西中亚的西突厥,不知道从哪里得知薛延陀在中原损兵折将,实力大损,于是也开始向东挤压。
同时面对东西突厥两个强大势力的压力,夷男无奈,只有慢慢南下。
南下的薛延陀势不可免的与西域诸国发生冲突,最先遇到的就是西域强国,高昌和车迟两个国家。
高昌和车迟都是西域的大国,拥有几十个城池,在西域众多势力中,有着世大的影响力,百姓富庶,军力强大,更何况还有着大唐在后背为依靠。
对于薛延陀的入侵,豪不客气的就发起了反击,一场大战下来,两国都是大败,失去十多个城池。
两国随即派出使者向大唐求救。
李世民也爽快的应了下来,并派出李绩和李大亮为大将,率十万骑兵,准备前去援助。可在玉门关以北千里之地的额尔齐斯河谷地的右贤王大兵闻讯,也毫不犹豫的南下,威逼沙州。
随后两国都是不断增兵,在此集中了数十万大军,双方都是寸步不让,大战一触即发。
在此情况下,大唐众臣纷纷劝荐,不可为了西域小国,与突厥撕破脸皮,大唐如今并不具备于突厥一战的准备,侯君集更是在众臣的委托下,前往突厥调和。
世家大族也不断前往草原斡旋,李言又是收到无数好处。
面对如此局面,李世民也是无计可施,最后只有退了回来。高昌鞠文泰见状,一方面对李世民表示了感谢,一方面又马不停蹄的前往草原,岂图说服右贤王对高昌手下留情。
李言大怒,认为高昌等西域诸国只认大唐而不认突厥,以此为由,怒斥鞠文泰。
鞠文泰惶恐之下,只好选择臣服突厥,并献上大量财货。
谁知这下不但没有讨好突厥,反而惹怒了大唐,认为高昌首鼠两端,不足为信。
在突厥收兵之下,大唐也放弃了营救高昌,鞠文泰左右为难,成了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儿不是人,又跑到大唐来说项,在这一来一往中,大量的时间被耽搁了。
夷男在打下两国几十个城池后,见突厥和大唐两个大国迟迟不出兵西域,大受鼓舞,加大了对西域的攻克,仅半年时候,就将高昌和车迟两国完全拿下。
大唐和突厥还是没有出兵干涉。
随后夷男彻底放飞了自我,吞并高昌和车迟后,实力大增,又不断攻克龟兹、焉耆、碎叶、休循、且未、疏勒、于阗、大宛、康居、姑墨、安息等地。
几乎将大唐在西域的几大都护府全部吞并下来,势力也推进到东面的庭州和西州一带,与大唐接壤,大唐依然不加理采。
至此,薛延陀实力大盛,成为继大唐和突厥之后的第三强大势力。
夷男在水草丰茂,远离中原,如同塞上江南的伊梨河谷设立汗帐,正式对外称薛延陀汗国,夷男正称自大可汗,立孛贴为国师,拥兵近五十万,称雄西域。
正当夷男雄心勃勃的想再入中原,向突厥和大唐问问这天下谁主沉浮的时候。
孛贴却给夷男泼了一盘冷水,认为三国之中,薛延陀汗国的势力最弱小,虽然现在形势一片大好,要是面对大唐和突厥的强势一击,必然土崩瓦解。
为今之计,只有继续积累实力。
满眼四顾,只有高原的土蕃地域大而实力小。若是能拿下土蕃,再吞掉夹在三国之间的土谷浑,就能居高临下,从西和北两面威胁大唐,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即使不胜,土蕃弱小,也无力对西域展开报复。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