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以史为鉴(三)(2/2)
自秦以降的历史如数家珍,比李言这个来自后世,受过流量时代的信息狂轰滥炸的猛人一点也不惶多让,不但顺序没有搞错,甚至在一些朝代的时间和人物上,说得极为准确。李言暗暗乍舌不已,看来李世民在宫里还真没闲着,才短短三年,国家不外患就是内灾,还要处理朝政,培养接班人,竟然还有时间将历史给细细的翻阅下来。
虽然李言心思活泛,看书不如古人认真专注,但是他知道,古人在智商和记忆力上也并不比后世的人要强多少,能记得住这么多时间和人名地名,靠得就是熟能生巧。
也就是说,李世民至少要对历史看个七八遍以上,才能搞清这些朝代的承接变更和分分合合,从曹操的几个子孙和魏晋的朝代年限,帝王代数烂熟于心,随口说出,就知道李世民的历史功底之扎实。
其他的那些短期政权肯定也是知道的。
而那些,就连李言也不敢深入探讨,像魏晋时期好多王朝的开国之君姓什么,李言都记不大清了,传了几代而亡更是说不清楚,只知道时间不长。
以至于在和李世民探讨到汉朝的时候,也是十分含糊的用前汉约有二百年,后汉约有二百年的笼统说法概括。
原以为李世民这个皇帝整天不是上朝就是玩弄权术,对内制衡朝臣,对外抵御突厥,剩下的时间还要看着太上皇不搞出事情来,自己做为帝王不得淫乱一下后宫啊?
后宫佳丽没有三千,也有三百,上品格的也有大几十,都是二八年华的季少女等着自己临幸,哪有功夫去渎书啊?
可没想到,李世民真不愧是千古明君,不但打下了诺大的唐帝国的版图,对治理天下也是呕心沥血,殚精竭虑。
这两个词用在自己身上就是装饰效果,而用在李世民身上,那是实致名归啊。
“承乾,看来伱在东宫也没闲着,父皇都三十多了,天天点灯熬油,才对历史有些了解。而你才十多岁,别说成年了,就是懂事儿也没多久,竟然对历史研究的这么深刻,还能观察出父皇都没有看到的规律。”
“在天赋和努力上面,父皇都不如你啊.”
李世民一脸赞许的拍了拍李言肩膀,随后脸色一沉:“那些杀才们还说你在东宫天天放纵玩乐,整日和宫女嬉戏,睡到日晒三杆才起,荒废时光。”
“哼,那些人是不知道你在历史上的造诣,只有父皇才知道,你能对上千年的历史了如指掌一定是下了无数的苦功夫,甚至在这些基础之上,能得出稳住开国前三代就能让江山安稳的传承下去这种入骨三分的远见卓识,就胜过朝中不知道多少老臣了。”
“朕敢说,在年轻一代中,你也是无出其右的皎皎者。”
李言老脸微红,有些略略感到尴尬,他很想坦白,那些人没有说错,自己就是这样的人,不原吃苦,安于享乐,骄奢淫逸,之所以知道这些,不过是三世为人,多年积累而已。
而且后世的流量时代,有大量的博主点评时事,将众多朝代的历史拿出来肆意品评,翻来覆去的讲,为了怕观众觉得无趣,有些弄得和说相声似的,有些还做成动画,配上音乐。
那是老少咸宜,喜闻乐见啊
可现在的历史书呢?
都是晦涩难懂的文言文,还没有标点符号,让人看着都头晕,大多数人都是吃够了咬文嚼字的苦头儿,才能学到一些知识。
无论如何不是自己能比的.
此时看到李世民一脸的赞叹,甚至还有些自愧不如的神情,绕是李言脸皮厚比城墙,此时也有些觉得羞愧。
面对李世民不加掩识的欣赏,李言艰难的咽了一口吐沫,额头上落下一滴汗珠,脸色尴尬的说道:“父父皇。”
“儿儿臣牢记父皇和母后的谆谆教诲,深感自己肩膀上的担子沉重,为了祖宗暴霜露、斩荆棘,栉风沐雨打下的大唐江山,还有万千百姓的福祉,一刻也不敢懈怠。”
“每日回到寝殿之后,都让侍女点起油灯,认真学习先贤们的智慧,细细的品渎他们的思想,感悟他们治国理政的得失。有时沉浸其中,废寝忘食,以至于雄鸡打鸣,天边即白的时候,才从知识的海洋中醒来。”
“这才导致有时候睡的比较晚,几乎是天快亮的时候才睡,日晒三杆才起床,使众人产生了误会,儿臣惭愧啊!”
(本章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