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李世民的考量(2/2)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打趣的神色,然后说道:“你可要想清楚了,朕这奖励的五百人,可以用来探查大唐内部的舆情,你真的不想要吗?”
啊.
李言顿间反应过来,一脸的惊喜,惊讶的看着李世民,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李世民当然知道太子为什么是这幅表情,对内部探查的权力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做为同样是皇子出身后来登基为帝的李世民对于这类机构的作用也是心知肚明。不管太子绕再大的圈子,根本利益还是为了维护巩固自己的太子地位,从锦衣卫成立的那天,恐怕就一直在谋求着监察内部,就算自己不松口,太子也依然会偷偷摸摸的做,这是他生存的需求。
而且李世民敢肯定,太子已经在这么做了,对锦衣卫的架构十分清楚的李世民,一眼就能看出,这部份意图,多半是隐藏在王玄策的镇抚司下面,也只能是在那里。
苏定方和梁建方严格意义上来说,是自己的臣子,太子不可能完全信任,让他们一个负责北方,一个负责西域,就已经说明了一切,而太子自己找来的侍读王玄策就不同了。
那是太子的自己人,交给他十分安全可靠。
李世民对于太子的小动作,即感到可笑又感到无奈,这让他想起了自己当亲王的时候,也是这么小心翼翼的找着各种借口,躲避着父皇和隐太子的监视,努力的发展着自己的势力。
如今一代人过去了,新的一代人又走上了自己的老路。
对此李世民也是无可奈何,其他皇子们也都找着各种借口发展着自己的力量,若是自己对太子太过苛刻,只能导致太子越来越没有安全感,心态越来越失衡。
与其这样,不如在可控的范围内,让太子明正言顺的扩张实力。
这即表达了自己这个父皇对太子的支持,做为皇上,自己也能正大光明的去监督和干涉。
若是自己一直不授权,太子偷偷摸摸的,早晚会搞出事情,等到那时,反而不美。
何况,太子为了得到这种权力,确实也付出了很多,完成了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那些大臣们都做不来的事情,分化了突厥,将突利等三个部族十多万人马从颉利的阵营给拉了出去。
哪怕是他们不站在自己这边置身事外,也为朝庭省下了不少力气,到时候战场上,不知道要少死多少大唐的将士。
太子用事实证明了,锦衣卫的存在和设立是对大唐是有价值的,不单单只是太子用来争权夺利的工具,这是阳谋,也是正道,做为一个帝王,李世民也不得不考虑到这些。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上位者对于权力的设置永远要考虑平衡和制约,而不是靠着自己去亲眼看着,这才是长久之道。
朝庭已经有一个密探机构百骑司,对此,李世民即怕不用的时候,它会肆意妄为,又怕用到的时候会无所作为,之前百骑司的地位在李世民的心中一直是模陵两可的。
是加强还是放弃,一直在李世民心里徘徊,难以取舍。
这也是百骑司在马宣良的带领下,越来越无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自己都举棋不定,支持力度不足,下面的人哪能踏踏实实的放心发展?
百骑司缺乏监管还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这么一股力量,缺乏制约。
而监管和制约是不同的,监管是自上而下的制度性约束和管理,是外部强加的,是被动的;而制约是从权力的建立那一刻,就有一股力量同时诞生,本能的生存发展需要让其对另一方的所有行为进行督促和克制。
同生共死,又和它相生相克。
后者才是真正长期有效的
而有了锦衣卫这个同样属性和功效的机构后,百骑司补足了先天不足,就可以放开手让它存在和发展了。
百骑司有三千人,是这个领域内主要的监督力量,而锦衣卫经过多次补充后,维持在两千五百人的规模,略少于百骑司,是次要的补充力量。
百骑司主要责任是监督内部,是内重外轻;而锦衣卫主要任务是在外部,是内轻外重;
百骑司是皇帝的,锦衣卫是太子的。
同样的权属和不同的立场,又可以想互制衡,不用担心任何一方会失去控制,为所欲为;对方的存在会形成重要的相互竟争关系,时时刻刻威胁着另一方。
让任何一方都不敢懈怠,唯恐被对方压下去,取而代之。
(本章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