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突厥情况(2/2)
李言跟着走到边上,看到这幅只有几根粗细不等的线条和一些地名组成的漠北地域形势图,头上一阵黑线,由其是大多的地名和线条都是中原内部的,一个粗粗的几字型,算是黄河了。
这个明显的河流让人大概能明白北部的地理位置。
然后就是长安、晋阳、洛阳这些大城市,标注的比较清晰的就是祁连山往东,关内道北部的甘凉二州,贺兰山往东的灵州、盐州、云中、朔方、马邑一带边疆重镇。再往北的黄河几字型上部的丰州、九原、榆林一带,现在还在突厥人的手中。
估计也就是这里在包括隋朝在内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是军事热点冲突地区,所以才会更清楚一些。
就这样,过了河套之后的北方,基本上就是一片空白了,稀稀落落的标着几个部落的名字,都挤在一块,中间是于都斤山,颉利的突厥的牙帐所在地。
虽然在地图上只是隔着黄河与长安遥遥相对,但来自后世的李言知道,这个距离约有三千多里。这还是直线距离,考虑到这个时代没有高速,都是一些曲折弯蜿蜒的道路,实距的路程就更远了。
这个距离是非常遥远的,比从长安到大陆最南边的儋州和崖州的距离还要远一些。
李言心里有这个时代大唐详细的区域分布图,就算是吐蕃、吐谷浑、西突厥、dtz、还有东北部的室韦、靺鞨诸部的势力分布图,但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他也没办法直接抖落出来。
因为在李世民心中,李言做为一个少年太子,是不应该知道这些的。
不过,有了锦衣卫撒向大草原,再结合他们实际探查的情况,可以慢慢的放出来,让老李好好开开眼界,将自己的精力放到打天下上,不要耽于享乐。
老李的任务伟大而艰巨,子孙后代们还指望着宣示主权呢?
目前突厥的人马还分散在辽阔无边的北地草原上,游牧民族的活动非常有规律性,每年春夏草原丰茂的时候,各部落的牛羊马匹都分布在各自所在的区域拼命的生长续膘。
等到秋冬季草原温度下降、漫天大雪的时候,就迁徙到黄河沿岸,伺机南侵,掠取资源。
所以这个仗在冬季之前是打不起来的,南方河流纵横密布,对于都是骑兵的突厥人是天然的阻隔,他们即担心大队人马过不了河,又担心过了河一旦被中原的军队切断了后路回不去了。
真要开打,要等到入冬大河封冻,一马平川之后了。
“承乾啊,你东宫的锦衣卫组建也有一段时间了,人也都放了出去,对于突厥这个大唐的死敌,你了解多少呢?”李世民仿佛是想借此了解一下李言的能力,亦或是想借机传授给太子一些战争的知识,是以沉默了半响,开始就是一句询问。
“父皇,儿臣平时课业甚忙,只是抽时间查阅了一些东宫典藏的书籍,还有一些前方传回来的零星信息,对突厥了解的肯定不如父皇多,若是儿臣说的有误的话,还望父皇指正。”
李世民摆出了授课的姿态点了点头:“没关系,你了解多少就说多少,让父皇看看伱这段时间长进了多少?”
“父皇,突厥阿史那氏是古匈奴的北部。居于金山之南,臣服于蠕蠕,种族繁衍。至吐门时,才强大起来,改称可汗,就如汉时称单于一样,其妻称可敦。”
“其地三面近海,南接大漠,广袤无边。”
“别部领兵者称为设,子弟称特勒,大臣有叶护、屈律啜、阿波、俟利发、吐屯、俟斤、阎洪达、颉利发、达干等二十八级,世代为官而无员限。”
“卫士称附离,突厥可汗建王廷于都斤山,牙门前竖金狼头大旗,坐以面向东为尊。”
“隋朝大业之乱时,始毕可汗咄吉即位。其时契丹、室韦、吐谷浑、高昌等国都臣属于他,突厥有精兵近百万,地域辽阔无边,戎狄之强盛实为空前,以至有兵围雁门之乱。”
“咄吉在武德二年南倾太原时病死后,始毕子什钵絆年幼,不能即位,被立为泥步设,居位东郊,立其弟俟利弗设,是为处罗可汗。”
“第二年,处罗又在南侵时病死,义成公主因其子奥射设丑而弱,不立他为可汗而立其弟咄絆,是为颉利可汗。颉利可汗,当初是莫贺咄设,牙廷近中原,在五原之北,颉利又以义成公主为妻,以始毕之子什钵絆为突利可汗。”
李言说到这里,伸手在地图的北部划了一个大圈,说道:“现今北地游牧民族从东到西横跨万里疆域,被中原统为突厥,但其下实有突厥人、回纥人、靺鞨人、铁勒人、室韦人、契丹人分属六大族群,再其下中小型部落无数,类似于我们中原的府道州县。”
“其中较大的十八个部族占据了北地靠南的富饶土地,汇聚于颉利的牙帐,我们中原常称乎于草原十八部,实际上颉利麾下部族远不只十八个,只是拥有控弦之士一万人以上的部族才可称为大部族。”
“才有资格在颉利的牙帐内占据一个位置,而颉利也是通过这十八个大部族来控制突厥的万里疆域的。”
(本章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