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捷报频传(1/2)
<div id="book_text_content">
朝中众大臣们本来听到前线大胜的消息,个个喜气洋洋。此时听说吐蕃要求和亲,个个义愤填膺。打仗打败了想起来要和亲了,早干嘛去了?这样的数度背信弃义,还有什么信义可言。众大臣一致不同意和亲。不过倒是同意吐蕃投降,接受了吐蕃献城送马屁的降表。并答应双方在长庆订立《长庆会盟》。很快,一切大点完毕,权宇准备班师回朝。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潍州之战,也是唐中后期少见的光辉战役。
大军即将班师回朝,将士们个个欢欣鼓舞。九月二十日出征到现在,已是第二年的正月了。来时十万大军,死伤的有两三万人了。不过倒是俘虏了几万吐蕃士兵,人数加起来与原来基本持平。这在大唐的战争中已是最好的结局了。权宇早写好战报把这次战争中立功多的秦良玉王英俊韦义等人报与朝廷封赏。还把此次战役中,南诏国帮助大唐的细枝末叶都报与朝廷知道。
权宇也日日盼着班师回朝的日子。他也有几个月没收到徐兄的消息了。而家里。。。。自从打算从军远行,就与家里断绝联系了。现在诸事完毕,也该数着举家团聚的日子了。越在这样的日子,他越会想起远在京城的徐兄,不知道是什么样子了。只在数月前刚到前线时,通过几次信。后来深入敌国,音信不通,就再没有只言片语的联系了。在帐中吃过晚饭,权宇随意出去走走。
见将士们三三两两地围着火堆聊天。见元帅来了,纷纷给他让座。几月来的朝夕相伴,将士们已把他当做自己最亲近的人,与他无话不谈。而权宇也没有大元帅的架子,只把士兵们当做自己的兄弟。正是这样,将士们才会奋勇杀敌,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大哥不会弃他于不顾,再难都会想法救他。一定会带他回家见自己的亲人。
而连连的胜仗也证明了他们的信任是对的。他们的主将总是潇洒自如,轻描淡写地就想出了破敌之策,往往能出人意料。四两拨千斤,决胜于千里之外。时时令他们怀疑他是不是诸葛亮在世?其实权宇知道,这次大战的胜利都是这些将士们浴血奋战的结果,他一个人又能怎么样?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忘记在领兵潜往昆明的途中,由于缺少供给,将士们一日只能吃一顿饱饭。还冷得直打哆嗦。在拿下潍州城后,虽然不缺吃的,可吐蕃人的饮食,中原人不习惯很多人还是吃不成。
这胜利之功,是多少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呀!还有一万多弟兄却再也回不来了。。。。。。。
权宇一边和将士们招呼着,一边走,一边想。找到一片空地坐了下来。这时,他需要好好地静一静。也需要好好地想一想他的徐兄弟。这次回去,一定要问清楚徐兄弟到底是不是女子。我一定要向他表明心意。进而想如果我能娶徐兄弟为妻,那又会是什么样子呢?那徐兄一定是最美的新娘子吧。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